林彪之子选美内幕(潘祝平)
在“文化大革命”那段特殊时期,曾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选美风波,专为林彪之子举行,持续时间长达近三年,几乎波及全国各个省市区。江苏地区成为其中的焦点之一,经过一番波折,最终有三名女青年脱颖而出,被选拔至北京。
尽管当时流传着“选妃”的说法,然而真正了解真相的人寥寥无几。在深入研读了1973年五六月间江苏省揭露林彪反革命集团罪行的档案资料后,笔者对这一事件在江苏的发展脉络有了大致的掌握。上海、浙江、四川、陕西、辽宁等省市亦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选美活动,然而本文旨在追溯与江苏相关的选美事件的真相。
“重大政治任务”
“此乃一项至关重要的政治使命,若此事圆满完成,便是为无产阶级司令部立下赫赫战功。”她还承诺,将功臣们邀请至北京,一同参加国庆观礼。
“在江苏各地要积极行动,不要顾虑开销,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重大政治任务的圆满完成。”胡敏等人依照叶群的指示,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选美标准。除了对女青年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外,对外貌和体型等方面的要求尤为严格。仅就面部脸型、肤色以及眼耳口鼻等细节,便细化出了近十项选美标准。更令人称奇的是,叶群还要求入选的女青年兼具古典与现代之美。
选美活动的筹备工作首先从广泛搜集照片开始,这一环节主要依托市县的人事与劳动部门,在各个相关单位和场所中展开。在江苏的经办人员陪同下,胡敏一行人足迹遍布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等37个市县,以及省建设兵团的8个农场,以及南京军区在江苏境内的相关单位。他们以征兵和招募工作人员为名,深入文艺团体、学校、医院、工厂、商场、农场以及下乡的知识青年群体中,积极搜寻潜在的选美候选人。
除此之外,胡敏等人还指派人员在一些单位和公共场所对年轻女性进行不定时拍照。1968年9月,胡敏在南通停留期间,便遭遇了三十余位女青年亲属的质询,他们纷纷来到其暂住的宾馆,强烈要求胡敏归还所拍摄的照片。
1968年11月,在南京的一所部队医院内,摄影师欲拍摄一位女护士时却遭到了她的拒绝,此举激怒了胡敏的追随者。鉴于部队医院隶属于后勤体系,胡敏的同伙,身兼解放军总后勤部要职,便借此机会滥用职权,命令该医院将这位女护士调往安徽霍邱的城西湖部队农场进行劳动。尽管搜集照片的行为受到了“选妃”传闻的干扰,但在江苏省革委会两位负责人的鼎力相助下,短短两个多月内便收集了三万余名女青年的照片。经过一番沙里淘金般的筛选,从中精选出一百余名女青年,并得到了胡敏的认可,作为初步筛选的对象。随后,从这百余名女青年中进一步挑选出数位预选对象。这一环节是选美过程的关键步骤,必须经过面试和口试的双重考验。胡敏对此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于1968年11月20日特地从杭州将四名女文工团员接到南京,以供展示,并指示江苏方面向浙江学习经验。
在挑选预选对象的过程中,省革委会的蒋副主任指派各市县及相关部门,以各种借口为由,分阶段、分批次地举办选美“座谈会”及个别访谈。“座谈会”不仅通过目测和口试来评估,更细致地考察了候选人的外貌、体态、举止以及言谈。胡敏等人这种奇特的做法,不仅让女青年们感到尴尬和困惑,也引发了她们亲属的疑虑与不满。
胡敏在挑选预选对象时,虽倾向于“红五类”出身,却亦不拘泥于此。只要外貌和体型符合要求,家庭背景或社会关系上的瑕疵并不构成障碍。便有一位女中学生,虽其父亲曾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伯父担任过汪伪时期的县警察局长并最终遭到镇压,她仍被胡敏选中。在与其见面时,胡敏更是表达了愿意收她为干女儿的意愿。
在胡敏的严格筛选下,从百余名初选女青年中脱颖而出,最终选拔出了几名预选人选。其中,女演员三人,女护士一人,以及一位下乡的知识青年。
黄吴邱叶亲自出手
自1968年12月起,胡敏陆续将六位预选者召集至北京进行复试,最终敲定了入选名单。其中,有些人仅需进京一次,而有些人则需往返两三次。在这六位预选者中,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女演员张某被选为首选,她的复试过程尤为特殊。1969年2月27日,张某首次踏足京城,当晚便在胡敏的引领下,被带到了人民大会堂。趁着观看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间隙,张某在会客厅内先受到了叶群的接见。当时,叶群的办公桌上已经摆放着张某与西安女青年冉某的照片,这次接见实则是对张某的当面审阅。演出落幕之后,张某又分别受到了黄永胜和吴法宪的接见。他们询问了张某的姓名、年龄、党籍、工作单位和家庭背景等信息,甚至要求张某起身脱去外衣和帽子,以便观察其体态。
“圆满完成此项任务,不仅是江苏的荣誉,更是前线歌舞团的骄傲。”
对预选对象中的另一名女护士陈某进行的复审颇具特殊性。1969年3月30日,陈某应召抵达北京当晚,便随胡敏一同前往京西宾馆的礼堂观赏样板戏《红灯记》。演出结束后,她受到了一位身材高挑的女海军军官的接见。翌日,陈某又被引领至林彪的住所——毛家湾,并在那里的游泳池中被迫裸露身体以供审视体态。此次事件中,她并非唯一遭受此类恶作剧的人,辽宁和四川的三名女青年也遭遇了同样的境遇。
在预选名单中,另一位女演员听闻了“选妃”的传闻,便拒绝前往京城接受复试。省革委会的蒋副主任亲自登门进行劝说,并严肃告诫:“切莫不知好歹,若不前往北京,对你个人乃至你的家庭都将无益。”在政治压力之下,该女演员于1969年4月10日勉强抵达京城。返回南京后,她迅速与男友提前完婚,以此作为对抗“选妃”行动的手段。
首选对象被选中
“你将被选为林副统帅的儿媳”。尽管胡敏并未明说,但张某心中已大致明了。一周后,带着不安的心情,张某返回南京。她的不安源于不愿成为“林副统帅的儿媳”,一方面是对林立果的外貌不甚满意,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在前线歌舞团已拥有了一个令她满意的恋爱对象。正因为张某的拒绝,在她成为林彪家族一员之前,经历了一段颇为曲折的历程。
1969年5月9日,胡敏第三次抵达南京后,乘坐空军专机将张某带回北京家中。他力劝张某,作为一名党员,应当服从组织的调遣。林立果亦多次前往胡敏寓所,与张某会面,试图拉拢关系。但张某对此并不买账,急切地想要返回南京。面对张某的不合作态度,叶群对这位未来的儿媳接纳的态度并未因此动摇。胡敏虽不敢有所懈怠,但又不宜在北京强行促成婚事,于是决定让张某返回南京,由江苏方面严格管控,并继续展开说服工作。
严格管控之下,张某被要求断绝与前线歌舞团“吹管子”男演员的恋情,并须退还警卫参谋江某所寄送的信件、照片及其它赠品。江某此人的胆识确实非凡,面对张某拒绝成为“林副统帅儿媳”的坚决态度,竟企图趁机介入与张某的恋情。这一行为激怒了叶群,她以江某“泄露无产阶级司令部重要机密”为由,将其定性为“五一六”反革命分子,并将其押送至贵州麻场农场进行劳改。
依据江苏省革委会蒋副主任的指示,前线歌舞团的负责人在1969年8月,特意避开“吹管子”的男演员,另选场地对张某展开了为期半个多月的专项学习班。学习班旨在让张某反省错误思想,培养对“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深厚感情,并端正对待“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态度,服从组织的安排。若思想未发生转变,态度未得到端正,学习班便将持续进行。在这种压力下,张某最终选择了屈服。学习班结束后,其成果得到上报,胡敏感到欣慰,叶群表示满意,黄永胜更是对江苏方面的办事能力给予了高度赞扬。
张某的进修课程刚告一段落,1969年9月2日,林彪的保健医师王某,化名为王毅,肩负使命从重庆抵达南京,停留七天。期间,他专程前往前线歌舞团,与张某进行会面与交流,目的是敦促该团对“吹管子”一职的男演员进行复员或调离,以避免张某与其产生任何形式的情感纠葛。
“您肩负重任,荣膺此职,不仅是您个人的荣耀,更是江苏的骄傲。请牢记,不要忘记我们。”
胡敏为子选美“搭车”
胡敏率先“搭车”参与选美活动的女青年,正是6位预选者之一的无锡下乡女知青白某。在胡敏赴江苏挑选选美佳丽之前,叶群曾暗示:“无锡风水极佳,多雨多风,定有许多兼具古典与现代美的佳丽。”此言使得胡敏对无锡地区格外关注。1968年10月,他在无锡的活动期间,便一眼相中白某,其出众的外貌和不凡的举止,正符合叶群的审美预期。于是,胡敏灵机一动,绕过叶群,将白某推荐给了自家二子,并在首次见面时破例邀请白某共进晚餐。两个月后的1968年12月29日,在正式召见首选对象张某之前,胡敏瞒着叶群将白某接到家中,热情款待。邱会作见到白某后,也对她颇感满意。紧接着,胡敏又安排在广州军区司令部任参谋的二子回家与白某见面,两人一见钟情。1970年2月22日,白某首先被调至北京,随即穿上军装,在解放军总医院工作,不久后又保送至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深造。然而,“搭车”选美并未就此结束。1970年5月30日,鉴于首选对象张某即将调至北京成为林彪的家庭成员,胡敏曾电话通知江苏暂停选美活动。但两个月后的1970年8月初,胡敏却指示江苏继续选美,显然是意图扩大“搭车”选美的规模。江苏方面自信任务已圆满完成,未再采取大规模行动。只是在1970年8月,南京市外事局搜集了1000多名女青年的照片,从中挑选出60多张照片交予胡敏。其中,有一位女青年的外貌尤为出众,但她已随父母迁往西藏。胡敏得知此事后,指示江苏将照片转交给“西藏工作组”处理。西藏竟也设有选美工作组,可见选美的范围之广。胡敏认为江苏在继续选美方面不够积极,便派遣在上海负责选美的人员前往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及安徽芜湖等地活动了一个多月,最终挑选了40多名女青年的照片带回上海。
随着1971年九一三事件的爆发,林彪子女的选美活动以及所谓的“搭车”选美也随之画上了句号。那些入选的女青年,在经历了种种曲折之后,命运各异。张某,尽管已融入林彪的家庭,却幸免于随林彪一同覆灭的命运,但她还是被送入了专案学习班接受审查。而那位“搭车”选美,最终成为胡敏准儿媳的白某,在即将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毕业之际,却被剥夺了军装,被迫返回无锡,重新投入农村的劳动。实际上,她们都是这场选美风波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