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垂发单元破5000,直逼美军七成,造舰速度让对手胆寒!
看着中国海军的这组新数据,有点难不动容:垂直发射单元总数突破5000个关口,直接摸到美国海军七成水平。说是数字,其实背后藏着实打实的家底和气势,这种成长速度,不服都不行。
光说那几艘风头最劲的主力舰就够吓人了。055型万吨大驱已经有8艘现役,每一条船挂着112个垂发单元;再加上31艘052D型驱逐舰,一个64、一个112,两型主力合起来差不多就是3000个。这还没算那些“老将”——052C、现代级,还有054A/B护卫舰,全队伍一拉开阵仗,那架势直接冲进了5000+俱乐部,今年底甚至瞄准5200去了。
反观大洋彼岸,美方压力山大。现在他们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只剩7艘勉强撑场面,当年巅峰时期9400多个垂发,如今缩水到了8000出头。而伯克级驱逐舰下水节奏慢得让人抓耳挠腮,一年才冒出1.6艘,中国这边却是052D一年三条起步,真有点工地里搅拌机连轴转那味儿。
看看新一代星座级护卫舰,还得等到2029年才能见首秀,中国船厂早把南北两线全盘激活。从高端055,到常规054B,各种型号齐刷刷往水里扔,就像雪球越滚越大,只能感慨一句:“量变带来的质变”。
技术也不是虚晃一枪。“海通1型”自研系统兼容性极高,不挑冷热弹药,还能塞进鹰击-21这种狠角色。一坑四弹玩法,把每套防空导弹火力愣是推翻倍,美国同类武器一直卡壳没真正实现过这样的突破。在这一块,中国确实拉出了身位。
欧洲?只能望尘莫及了。中国现在光数量就甩欧洲国家好几条街,全体欧洲国家加一起,也追不上中国的一半,更别提装备更新换代和作战体系搭建这些软硬实力。
五年之后这个局面会不会继续升级?很可能!按目前势头推测,总数要冲6000~7000去,对应比例八成以上,而美国那边三个主要船厂顾不过来全球任务,中国这边则七家基地轮番轰鸣,成本低工期短,就是这么横冲直撞堆出来的新世界格局。
现代战争讲究协同联动,并非谁炮管粗谁横行无忌,现在比的是体系能力。国内造出的这些水面战舰,在无人机、数据链、卫星侦察支援下,相互配合越来越流畅,多目标应急响应比以前快了一截。这么玩下来,“肌肉维度”已不是简单摆设,是随时能亮剑的本钱。
回想2005年的时候,中国在垂发领域只是美军1.5%的样子,如今蹿升到70%。十几年时间干掉六十几个百分点,这发展曲线恐怕任何同行看了都要咬牙切齿。不少圈内人私下都承认:中国造船工业这种爆炸式增长,让别人根本跟不上趟儿,有点像马路上一辆特斯拉突然踩电门飞驰而过,你还在原地琢磨怎么挂挡启动呢……
当然,美国依旧保留绝对优势,但问题来了:老型号退役太快,新型号产能又拖沓,下滑趋势眼见止不住。而年轻化、高密度、大规模批量生产——这是如今国产军舰最大的杀手锏,再碰上不断迭代更新的导弹技术,说句扎心话,这场静悄悄但残酷无声的较量早已天平倾斜向东方,没有什么悬念可言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拼的不仅仅是谁跑得更远、更快,还包括谁敢于持续投入资源并保持节奏稳定。有些事不用喊口号,看实际动作最清楚。目前的数据摆在那里,每次看到相关图片或新闻,都觉得过去只有在大片或者游戏里才能看到的大国海权博弈,现在真的就在现实中发生,而且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快速推进,很容易让人生出一点复杂情绪——既震撼,又隐约替其他选手捏把汗。
说到底,无论喜欢哪国军事科技,都无法否认这里面的变化太真实、太彻底。如果未来几年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那些曾经被视为遥不可及的大佬们,也许真的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赛道和战略规划,否则等完全被超车的时候,可没有暂停键可以用来喘息片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