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小城上空,伊-15和伊-16战斗机呼啸而过,带着8公斤的炸弹砸向日军阵地,这是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与中国空军在台儿庄战役中的生死合作。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进入最激烈阶段。日本第10师团濑谷支队与中国第2集团军在这个鲁南小镇厮杀得血流成河。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向空军求援。当时,中国空军经过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战机几乎损失殆尽。截至1937年11月,能投入实战的飞机仅剩30余架,华东制空权完全落入日军之手。危急关头,苏联伸出了援手。1937年10月,首批254名苏联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以“志愿航空队”名义秘密来华,他们带来了伊-15和伊-16战斗机以及斯勃快速轰炸机。
一、战火下的紧急求援
台儿庄不仅是徐州东北的门户,更是中国军队阻挡日军南下的关键。1938年初,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立刻向徐州进军,试图打通津浦铁路。李宗仁要求空军进行支援时,中国空军的家底已经所剩无几。在抗战初期,中国空军虽作战英勇,但战机损耗殆尽,且难以得到补充。
英美等国当时对日实行绥靖政策,坐视中国孤军奋战。苏联成为了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国家。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并开始向中国提供秘密军事援助。苏联援华的战斗机主要是伊-15和伊-16。伊-15是双翼机,飞行稳定,转向性能优异;伊-16是单翼机,速度快,俯冲性能出色。这两种飞机恰好形成互补,对抗日本的九六式战斗机各有优势。
二、 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的到来
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的到来是高度保密的。整个援助计划以“Z行动计划”为代号,甚至在苏联内部都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第一批援华飞行员接到调令时,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这些飞行员来自苏联各地,多为经验丰富的优秀飞行员,其中还包括一些空军试飞员。苏联援华战机在进入中国前,机身上的苏联空军标志被全部清除,替换为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机徽。就连驾驶杆也被涂成蓝白相间的国民党空军标志性颜色。
输送战机的路途充满危险。1937年冬季,有20架援华战机在从苏联到中国的航途中失事。后来,苏联改为运输飞机配件,在中国境内进行组装。
三、 台儿庄上空的激战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空军第3大队立即动身,从湖北孝感和河南信阳出发,分别出动9架伊-15和9架伊-16战斗机,每架携带8个8公斤炸弹。当飞抵台儿庄一带时,飞行员看到日军占领区行人稀少,只有日本兵活动,一些民房还在燃烧。空地停放着日军汽车和火炮。日军起初误以为是自己的飞机,未加防备。
中国空军抓住战机,第7中队的9架飞机立即俯冲投弹,日军阵地瞬间火光冲天,汽车和火炮起火燃烧,日军乱作一团。第8中队紧接着发起攻击,给日军造成更大伤亡。
这一景象极大鼓舞了地面部队,他们跳出战壕,向空军挥手致敬。与此同时,第7中队中队长欧阳森发现2架日机,立即带领3架飞机迎战。仅用10秒钟就击落一架日机,另一架冒烟逃跑后坠毁。欧阳森的手也在战斗中受伤。
四、 苏联志愿队的直接参战
1938年4月1日,苏联航空志愿队也加入战场。当天中午,苏联飞行员驾驶3架SB轰炸机,携带12枚50千克和72枚8千克炸弹,前往轰炸峄县日军。投下48枚炸弹,炸死炸伤不少日军。另一批苏联志愿队的3架SB轰炸机空袭了台儿庄西北的火车站和桥梁,将车站全部炸毁。发现附近有数百日军集结,随即投弹,毙敌颇众。
4月9日,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再次出击,2架SB轰炸机从汉口起飞,轰炸了峄县以东的日军炮兵阵地。中国空军第3大队也出动9架伊-15战斗机,轰炸徐州外围的日军集结地,炸毁大量日军车辆和物资。苏联志愿队的加入,不仅增强了中国空军的实力,更在技术上带来了先进经验。他们采用双机配合战术,充分发挥伊-15和伊-16的战斗特点,在对抗日军飞机时取得了显著效果。
五、归德空战与壮烈牺牲
1938年4月10日,中国空军与日军在归德上空展开激烈空战。中国空军第3、第4大队的18架战斗机,前往轰炸枣庄之敌后返回归德。日军加藤建夫大队长计划躲在归德上空的云层中,等待油料将尽的中国空军返回时发动攻击。
12时20分,中国空军飞到归德以东的马牧集上空时,发现日军飞机,双方立即展开混战。空战持续了15分钟,中国空军击落日机7架,损失飞机4架。飞行员梁志航、孙金鉴牺牲,多人受伤。战斗中,第8中队上尉副队长何信临危不惧,率先冲入敌机群,打乱了日军编队。遭到日军围攻后,他胸部连中3弹,仍强忍疼痛击落日军长机,随后撞向另一架日机,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5岁。
何信的壮烈牺牲令所有目睹的空军战士和地面百姓无不动容。后被迫认为烈士,2015年入列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六、战略意义与历史影响
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在台儿庄战役中的支援,不仅具有军事意义,更是鼓舞了士气。当时,中国空军在战机性能和数量上均处于劣势,苏联的援助及时弥补了这一差距。1937年至1941年间,苏联共向中国提供飞机1235架,这些飞机成为抗战初期中国空军的主力。这些援助帮助中国在空中抗衡了日本的优势空军力量。
台儿庄战役期间,中苏空军的联合行动,对日军造成了实质性的打击。据资料显示,苏联志愿队参战50余次,击落日机539架,自身损失飞机230余架。
战后统计显示,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歼灭日军11914人,缴获枪支万余支、火炮70余门、坦克车辆40余辆。这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而中苏空军的贡献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