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暴雨终于消停了,广西百色多个内涝点的水位总算开始慢慢往下掉。不过截至10月21日中午,全市还有79处内涝点"死赖着"不退,特别是德保县多睦村和靖西市雅丽村大力屯,这两个地方简直成了"重灾区"。这场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还得从9月底说起,当时"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三个台风像约好了似的,一个接一个往这儿跑,带来的雨水多得吓人。
三个台风"组团"来袭,雨水多得离谱
这三个台风就跟商量好了一样,排着队来百色"打卡"。靖西、德保、田阳这些地方,累计降雨量都超过了4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快700毫米了。这么说吧,往年这时候的降雨量跟今年一比,简直就是毛毛雨。这么多雨水一股脑儿灌下来,那些本来就容易积水的喀斯特地貌区域,可不就遭殃了嘛。
特殊地形让排水难上加难
受灾最厉害的几个地方,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洼地。这种地形就像个大碗,四周都是山,村子就建在碗底。平时下雨,水都是从地下的溶洞和暗河排走的。但这次雨实在太大,地下河都被灌满了,结果本该排水的地方反而开始往外冒水。德保县多睦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上游多旁水库里800万方的水不停地往村里灌,而村里唯一能排水的暗河又因为水位太高"罢工"了,积水就这么一直"赖"着不走。
救援队使出浑身解数排水
眼看着情况越来越糟,中国安能集团的救援队带着31台专业设备火速赶到。在多睦村,他们先用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把地形摸了个透,最后决定来个"上拦下泄"的法子。简单说就是在水库和村子之间的垭口修个挡水坝,把水库来的水拦住,同时用大功率抽水机把村里的水往回抽到水库里。
不过这活儿可不好干。要把村里的水排出去,得克服38米的高度差,管道还得拉670米长。救援队不得不临时改装设备,还建了好几个蓄水池接力抽水,这才把排水效率提上来。
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排水,靖西市雅丽村大力屯用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办法。那儿正好有个特别能"喝水"的溶洞,救援队直接把积水往那儿抽,效果立竿见影。这种"见招拆招"的做法,充分展现了救灾工作的灵活性。
不过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这么幸运。很多溶洞和暗河的位置都没详细记录,现在又被水淹着,想摸清排水路线可不容易。现在工作人员正忙着监测水位变化,同时在下游疏通河道、调整水库放水,想方设法给地下河"减压"。
村民安全撤离,回家路还长
虽然积水退得慢,但好在当地政府动作快,洪水刚来就把人都转移了。像多睦村106户400多口人,全都平安无事。现在水位开始下降,有些村民已经陆续回家,但被水泡过的房子和农田,要收拾起来可得费不少功夫。
这场洪涝灾害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喀斯特地区在极端天气面前的脆弱。往后怎么把排水系统搞得更好,怎么提前做好防灾准备,这不仅是百色要思考的问题,其他类似地区也得好好琢磨琢磨。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图文作者引入成长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