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我国的十项主要让步

 161     |      2025-10-27 01:29:40

这场俄乌冲突折腾了那么久,已经超过三年了吧,俄那边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西方那边的制裁一波接一波,经济方面到处琢磨着找出路。结果呢,他们突然又开始加深跟咱们的合作,这几年中俄关系搞得挺热闹的。有些人说这是俄罗斯在关键时刻做出的让步,可实际上,看看合作的实情,这些行动确实帮俄罗斯解决了燃眉之急,也给咱们在能源和贸易方面带来了不少机会。这可不是啥高大上的理论啥的,纯粹就是利益上的实实在在的交换。

先聊聊海参崴港口的事儿,2023年5月份敲定的,俄罗斯同意咱们在那儿搞国内贸易的转运。海参崴作为俄罗斯远东的重要港口,原本是军民两用的,俄方管得挺严,现在一放开,主要也是因为西方对他们出口封锁得紧,他们得靠东边市场来缓解压力。咱们的货从东北直接走这儿出海,物流成本一下子就掉了不少。以前俄罗斯对这个港口控制得很死,现在行得通就是这个原因。结果呢,2024年通过这个港口的外贸量激增,涨了好几倍。这一举动对俄罗斯来说算是打开了自家的后门,对他们来说也挺重要的。

第二件事,俄罗斯开始放宽了对咱们和中亚五国搞好贸易合作的态度。说到中亚那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几国,原本就在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内,苏联解体之后,他们的经济影响力一直没少。冲突开始之前,俄罗斯对咱们在中亚的投资和贸易都保持着警惕,生怕被削弱。但到了2023年以后,态度就变了,公开表示支持咱们跟中亚国家搞峰会、签协议的事儿。从数据上看,2024年中国已经成为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成交额超过俄罗斯两倍多。这一调整对俄罗斯来说算是松了口气,一方面是自己经济压力大,得依靠咱们帮忙把中亚的局势稳住,不让他们彻底倒向西方;另一方面,也算是承认咱们在那一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步棋走得挺实际,中亚国家也是挺乐意看到多方合作的。

第三个是中吉乌铁路的批准开工,那条路,从新疆南部一路连到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规划了大概20多年,一直因为俄罗斯的反对卡壳儿。俄方觉得这是在插手自己家后院,所以一直搅和。直到2022年5月,俄罗斯才撤回反对意见,2023年正式开始动工,2024年6月三国签订了建设协议。到2025年,这个工程基本就推进到实质阶段了。铁路一通,中亚那些资源和市场,距离咱们的距离变得更近了不少,运输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俄罗斯为什么会同意?主要是冲突之后,他们把注意力都转到欧洲那边去了,中亚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所以不得不让步,图个稳妥。这条铁路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很大,按预计每年能带来上千万吨的运量。

第四个是全力推动人民币在结算和储备方面的应用。俄乌冲突一爆发,西方就冻结俄罗斯的美元资产,急得他们不得不寻找替代货币。从2022年开始,中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迅速攀升,到2024年已经超过90%,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95%以上。俄罗斯银行里的人民币存款也飞涨,变成了他们外汇储备中的首选。普京多次公开表态支持用本币进行结算,这不仅帮他们规避了美元的风险,还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步升高。以前俄罗斯对这事还比较保守,现在是彻底转变,从2022年的1900亿美元贸易额飙升到2024年的2400亿美元,这一切都体现出他们对西方彻底断裂的决心。

第五个,咱们同意参与库页岛的基础设施建设。库页岛在俄罗斯远东,油气资源挺丰富,但开发起来挺慢,主要是受地理偏远和资金不够的影响。到2023年6月,俄罗斯就邀请中国企业投资岛上的能源项目,包括天然气管道和港口的升级改造。到了2025年,咱们的投资已经覆盖油气的开采和运输,还打算向他们出口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俄罗斯这么做,是因为欧洲市场都关门,他们得寻求东方的买家。岛上的气候冷,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但咱们有技术和资金,正好可以帮忙补上。这合作不但能推动俄罗斯远东的开发,还为咱们的能源安全多添一层保障。

第六个,咱们赶紧推动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的项目前期。这个管道从俄罗斯阿尔泰区穿过蒙古,通到新疆,最早在2014年就提过,但一直没动,因为蒙古不同意,而且造价也挺高。冲突之后,俄罗斯急着找新的出口渠道,直到2025年9月才敲定协议,计划在2030年前正式投产,年输气量达到500亿立方米。之前的西伯利亚1号在2019年就建成了,现在2号重新启动,俄罗斯甚至愿意让1号的供气增加到440亿立方米。谈判期间,俄罗斯让步不少,比如价格和路线上的调整。这对俄罗斯来说,是把欧洲丢掉的天然气市场转向亚洲的一个大好转机,也给咱们带来了稳定能源供应的好消息。条款啥的还在协商中,预计到2034年,才能全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