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
安徽16市人口“家底”刚晒完,一张图把人看呆:阜阳居然“流”出一个中等城市——269万人,比黄山市总人口还多;宿州、亳州、安庆、六安也跟着“大出血”,个个百万起步。反观合肥,一口气净增188万人,成了全省唯一“人丁兴旺”的地方。皖南芜湖、马鞍山稍微“漏点血”,其余城市几乎全线飘红“ outbound”。一句话:安徽人口“南飞北走”,合肥“一市独肥”。
为啥跑?一句话:本地岗位少、工资低、学校医院不如江浙沪。阜阳、宿州等地农业比重大,工业链条短,年轻人算过账:留老家月薪四千,去南京、苏州、上海包吃包住七八千,路费两小时,不走才怪。天长、无为靠江苏近,白天跨省上班、晚上回家睡觉,户籍干脆不动,人却常年“寄居”外地,数据自然难看。
合肥为啥能“逆势吸人”?首先是“产业牌”:蔚来、京东方、长鑫存储、科大讯飞,一条“芯屏汽合”产业链,拉来50多万个岗位,本科起薪八千起步。其次是“教育牌”:中国科大、合工大每年留皖毕业生从十年前的三成涨到五成,人留下来,对象、父母、亲戚也跟着迁。再加上落户“零门槛”、租房补贴、地铁成网,人口增得顺理成章。
可安徽不能只有一个合肥。想让阜阳、亳州、安庆别再“送人”,得把“流出去”变“留下来”。
第一招,“产业填空”。皖北土地多、人力足,正适合长三角“腾笼换鸟”。苏州服装厂、嘉兴食品厂、宁波五金厂,很多只要厂房一层、用电无忧就能搬。省里已经在阜阳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前三年租金全免、运费补贴,一条公交直达高铁站,招一个工人奖企业两千。只要订单稳定,年轻人照样愿意回家,毕竟“家门口赚六千”比“外地赚八千”更香。
第二招,“县城升级”。把县城当“小合肥”打造:一所三甲医院分院、一座本科职业院校、一条商业综合体、一片青年公寓,配套齐了,年轻人回流自然多。六安金寨、安庆潜山已经试点“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月租三百,两年免费,首批800套一抢而空。
第三招,“飞地经济”。芜湖、马鞍山与南京接壤,干脆和南京、上海合作共建园区,税收五五分成,安徽出地、出人,江浙沪出资金、出技术,白天跨省上班,晚上回皖陪家人,人口流失变“双城生活”。
人口不是简单数字,背后是千家万户的幸福。只要产业到位、岗位到家、配套跟上,安徽完全可以让“孔雀东南飞”变“凤凰还巢”。期待下一次人口榜单,阜阳、宿州们也能打上“+”号,让合肥不再“一家独大”,而是“众星捧月”,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皖美”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