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港股主升浪大涨,全球水牛来袭,节后这三条线必须拿稳了!

 102     |      2025-10-11 00:32:26

当A股投资者还在享受国庆假期时,港股已经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暴涨行情。恒生科技指数单日暴涨3.54%,中芯国际狂飙12.7%,快手、华虹半导体等科技股全线跟涨。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抢跑”行情,而是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

伦敦铜价突破10500美元/吨,黄金冲上3895美元历史新高,资源股成为最大受益者。 力勤资源、灵宝黄金等有色标的跟随大宗商品牛市强势上涨,洛阳钼业、华友钴业、江西铜业这些资源龙头,节前埋伏的资金已经准备好节后开盘“数钱”了。

全球降息潮才是这场暴涨背后的真正推手。 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10月降息概率高达100%,12月再降概率88%! 全球央行集体“放水”,资金疯狂涌向“安全+高增长”资产,中国科技和资源板块成为国际资本的“香饽饽”。

外资不是盲目炒作,而是看到了中国科技的硬实力。 华为910C昇腾芯片突破,英伟达承认“中国芯片仅落后数纳秒”,这些信号让国际资本开始把中芯国际当作“英伟达平替”来扫货。 这不是短期炒作,而是外资对中国科技全球定价权的重新评估。

半导体板块的暴涨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中芯国际Q2利润增长50%,行业巨头三星、美光集体上调存储芯片报价,DDR4 8Gb产品周涨幅高达25%。 北方华创、兆易创新、寒武纪这些A股半导体标的,节后必然迎来外资的加速配置。

有色金属的行情比AI还要凶猛! 降息周期下,大宗商品抗通胀属性凸显,叠加国内“反内卷”限产政策,价格易涨难跌。 洛阳钼业的铜钴、华友钴业的锂钴、江西铜业的铜,都已经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稀缺资源。

港股大涨只是前菜,A股节后的补涨行情才是主菜。 恒指涨1.61%站稳26855点,而上证指数还在3800点附近徘徊。 这种巨大的差距,让券商、银行等大金融板块的补涨空间变得极具吸引力。

券商板块已经闻风而动。 有传闻称证券行业节后将落实包括延长交易时间在内的一揽子政策。 HTSC、广发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等港股券商股单日涨超11%,A股券商节后的补涨行情几乎已成定局。

存储芯片需求爆发式增长,头部电池企业工厂满产,订单排到明年年初。 国家提出的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到2027年达到1.8亿千瓦以上,将拉动2500亿元新增投资。 瑞浦兰钧刚刚签署了3GWh储能系统供货协议,天能动力、中创新航等储能概念股涨幅惊人。

人形机器人正在从概念走向量产。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3亿元合同,其中一笔就高达2.5亿元,这是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的单笔合同。 特斯拉全力扩大Optimus生产规模,三花智控作为其执行器总成主力供应商深度受益。

全球流动性宽松环境已经形成。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点阵图显示2025年可能再降息两次。这种“预防式降息”背景下,A股科技与消费板块历来表现突出,TMT等成长板块成为资金重点布局方向。

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成为港股上涨核心动力。 2025年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高达2881.1亿港元,单日净买入超200亿港元的交易日达11次,创港股通开通以来新高。 这些资金正从高股息板块转向科技成长领域。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暴涨近1%,突破7.21关口,创4月以来新高。 人民币汇率企稳不仅降低外资流出压力,更可能吸引增量资金涌入A股。 历史经验表明,人民币升值周期往往伴随北向资金加速进场。

创新药板块正在迎来价值重估。 三生制药因与辉瑞合作签下高额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股价年内涨幅超过424%。 德琪医药-B、和铂医药-B、荣昌生物等创新药企业涨幅分别超过750%、416%和378%。

国产AI大模型的突破正在重构全球科技格局。 DeepSeek新模型被上传至HuggingFace平台,快手推出可灵AI 2.5 Turbo新模型,生成5秒视频的成本降低近30%。 可灵AI拥有超过4500万创作者,累计生成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通过API服务2万家企业客户。

港股IPO市场异常火爆,上半年募资10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7倍,跃居全球首位。 打新平均认购倍数飙升至600倍以上,创近6年新高。 布鲁可、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IPO超额认购分别达6000倍、5258倍和3617倍。

外资正在通过基石投资途径大量配置中国资产。 申万宏源研究显示,今年外资基石投资者的投资占比大幅上升至45.2%,而2023年和2024年分别只有33.2%和31.0%。 国际资本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中国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