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均源自网络,与文章无关,仅为呈现文字效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十八年寒窗苦读,一朝梦断学院门。
宿迁女孩张梦瑶以702分勇夺江苏省理科状元,本该是全家的骄傲,却在深夜接到国科大退档通知。
政审不通过,这四个字瞬间击碎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大学梦。
父母四处奔波寻找答案,却发现真相远比想象中复杂。
当那份绝密文件摊开在面前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决定这个孩子命运的,竟然是几十年前的陈年往事...
01
深夜十一点十分,张国强的手机铃声划破了宿迁市龙河新城小区的宁静。
他刚洗完澡,正准备睡觉,看到陌生号码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您好,请问是张梦瑶同学的家长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语气客气但透着冷淡。
"是的,我是她父亲张国强,请问有什么事吗?"
张国强心里咯噔一下,这么晚了还有电话,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我是中科院大学招生办的李老师,很抱歉这么晚打扰您。"
"关于您女儿的录取问题,我们需要通知您一声..."
张国强立刻来了精神,女儿考了702分,全省第一,国科大录取应该没问题啊。
"李老师您说,是不是专业分配的事情?"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张先生,很遗憾地通知您,经过我们最终的综合评估,张梦瑶同学因为政审原因,我校决定取消她的录取资格。"
张国强感觉天旋地转,手机差点掐不住。
"什么?政审?李老师您是不是搞错了?我们家世世代代清清白白的!"
"张先生,请您理解,政审是我们录取的必要程序,我们已经经过了慎重的考虑。"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女儿品学兼优,我们家三代都是老实人,凭什么政审不过?"
张国强的声音越来越高,在客厅里来回踱步。
正在厨房洗碗的妻子李秀娟听到动静赶紧跑出来,看到丈夫脸色铁青,一边打电话一边挥舞着拳头。
"张先生,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是这个决定已经是最终结果了。"
"我不接受!我要投诉!我要找你们校长!"
"如果您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当渠道申诉,但是录取名额我们已经给了其他同学。"
"嘟嘟嘟..."
电话挂断了。
张国强瞪着手机,整个人愣在那里。
李秀娟着急地问:"老张,到底怎么了?是不是梦瑶出事了?"
张国强张了张嘴,声音发颤:"退档了...国科大说政审不过...退档了..."
"什么?!"李秀娟尖叫一声,手里的碗摔在地上。
正在房间里整理行李的张梦瑶听到声音冲了出来,看到父母的表情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
"爸,是不是学校的电话?"
张国强点点头,眼眶发热但流不出泪:"梦瑶,爸对不起你..."
"为什么?为什么是政审?我做错什么了吗?"
张梦瑶的声音越来越高,整个人开始颤抖。
十八年来,她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连红灯都没闯过,为什么政审会不通过?
"我什么都没做错!我考了702分!全省第一!凭什么不要我?"
张梦瑶歇斯底里地喊着,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李秀娟抱住女儿,母女俩抱头痛哭。
张国强愤怒地重新拨打招生办电话,但是已经显示关机。
他又连续拨打了十几个电话,都是关机或者无人接听。
楼上楼下的邻居被哭声惊动,纷纷开门出来看热闹。
"老张家这是怎么了?"
"好象是孩子上学的事情,哭得这么伤心。"
"他们家女儿不是考了状元吗?怎么还哭?"
张国强顾不上邻居的议论,抱住妻女,一家三口在深夜里痛哭失声。
702分的省状元,居然被政审卡住了。这个消息对这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02
第二天一早,还不到七点,张家门口就聚集了一大群人。
有记者,有邻居,还有不少不认识的围观群众。
"张梦瑶家长在吗?我们是江苏电视台的记者,想了解一下情况。"
"我是《宿迁日报》的,能接受个采访吗?"
张国强一夜没睡,头发乱糟糟的,眼睛里布满血丝。
李秀娟更是哭成了泪人,眼睛肿得像桃子。
面对记者的提问,李秀娟哽咽着开始讲述女儿的成长经历。
"我们梦瑶从小就懂事,学习刻苦。"
"她爸爸张国强在建筑工地上班,我在市人民医院当护士,两个人工资加起来也就七八千块钱。"
"为了供女儿读书,我们省吃俭用,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
"梦瑶也争气,从小学到高中,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从来没让我们操过心。"
说着说着,李秀娟又开始流泪。
"初中的时候,为了节省补课费,她每天晚上自学到两点,我心疼得要命,但是她说要为家里省钱。"
"高中三年,别的同学周末都出去玩,她从来不去,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图书馆。"
"她说她要考清华北大,要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702分,全省第一,我们全家都高兴疯了。"
"亲戚朋友都说我们家出了个状元,是全家的光荣。"
"可是现在..."
李秀娟说不下去了,又开始哭。
旁边的邻居王大妈也红了眼眶:"这孩子我看着长大的,从小就乖,见了人都会主动问好,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可能政审不过?"
张梦瑶的班主任陈老师也赶到了现场。
"张梦瑶是我教过最优秀的学生,不仅成绩好,人品也好。"
"她在学校从来没有违纪记录,还经常帮助同学,是大家的学习榜样。"
"这个退档完全没有道理,我可以为她担保。"
记者们不停地拍照录像,问各种问题。
"张先生,您觉得这次退档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张国强摇头:"我真的想不出任何原因,我们家三代都是清白的。"
"张梦瑶现在情况怎么样?"
"她从昨天晚上开始就没说话,一直呆在房间里。"
张梦瑶确实一句话都没说过。从接到退档消息的那一刻起,她就像失了魂一样。
十八年的努力,十八年的梦想,就这样被四个字给毁了。
政审不过。
她想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难道努力学习也是错的吗?难道考全省第一也不够吗?
她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墙上贴满的奖状和证书,突然觉得这些东西都变成了讽刺。
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数学竞赛一等奖...
这么多荣誉,竟然抵不过一个政审。
张梦瑶拿起手机,想给同学打电话,但是又放下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件事。
昨天大家还在恭喜她考上国科大,今天她就被退档了。这种打击,对一个十八岁的女孩来说,实在太沉重了。
03
张国强请了假,开始四处奔波寻找答案。
他首先去了宿迁市教育局。
"李局长,您一定要帮帮我们,梦瑶是全省状元啊!"
教育局长李明山也很震惊:"这事我也是第一次听说,702分被退档,确实不正常。"
"我马上给省教育厅打电话了解情况,你们先回去等消息。"
从教育局出来,张国强又去了张梦瑶的母校宿迁中学。
校长刘建华听说这事,立刻拍了桌子:"胡闹!绝对是胡闹!"
"梦瑶的档案是我亲自审核的,从小学到高中,所有材料都没有问题。"
"政审表也是我亲自签字的,绝对不可能有任何问题。"
"你等着,我现在就给国科大招生办打电话。"
但是电话打过去,对方的回复很冷淡:"刘校长,政审是我们的内部程序,具体原因不便透露。"
"那你们总得告诉我们哪里不合格吧?"
"这涉及保密规定,不能向外透露。"
刘建华气得摔了电话:"什么保密规定?连错在哪里都不能说,这还有天理吗?"
张国强听了更加着急:"校长,那现在怎么办?"
"我去找市里的领导,这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与此同时,网上关于此事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宿迁女生702分被退档"很快就上了热搜。
网友们议论纷纷:
"702分还被退档,这也太离谱了吧?"
"政审到底审什么?考试成绩这么好还不够吗?"
"肯定是有内幕,不然怎么可能?"
"支持张梦瑶,这明显不公平!"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
"政审肯定有政审的道理,不会无缘无故退档的。"
"说不定这家人隐瞒了什么,不然怎么会被查出来?"
"现在网上消息真假难辨,还是等官方调查结果吧。"
各种猜测和谣言开始满天飞。有人说张家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有人说是因为竞争对手搞的鬼。还有人说是因为张国强得罪了什么人。
李秀娟在医院上班也开始承受压力。
同事们看她的眼光都变了,有人开始窃窃私语。
"秀娟家是不是真的有什么问题啊?"
"不然怎么可能政审不过?"
"她平时看起来挺老实的,没想到..."
李秀娟听到这些话,心里更加难受。她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一家人,突然就成了众矢之的。
更让她崩溃的是,到现在为止,她们连退档的具体原因都不知道。
政审不过,这四个字太笼统了,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张国强跑了一天,毫无收获。所有人都说会帮忙,但是真正能做的事情却很少。
最关键的是,张梦瑶的政审材料已经被国科大收走了,他们连查看的权利都没有。
"为什么我们连自己的材料都不能看?"张国强愤怒地问。
工作人员冷淡地回答:"政审材料属于机密文件,不能随便给当事人查看。"
"那我们怎么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个...我们也不清楚,你们去找上级部门吧。"
一天下来,张国强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
他发现,在这个巨大的系统面前,个人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力。
04
就在张国强到处申诉的时候,一些奇怪的声音开始出现。
张国强的堂弟张国军突然来到了家里。他坐在沙发上,欲言又止,神情很不自然。
"哥,有些事你有没有考虑过?"
张国强正心烦意乱,没好气地说:"什么事?直接说。"
"就是关于梦瑶政审的事情,我听村里的老人说..."
张国军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四周。
"政审这种事情,一般都是要查双方父母的祖宗三代的。"
"你还记得那辈的事情吗?"
张国强愣了一下:"老一辈有什么事?他们老人家一辈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咱家从头到尾都没出息过,就咱家这一个还出了差错!"
"可是你最起码也要去查一查..."张国军着急的说道。
"反正我们要有个心理准备,政审这种事情,有时候会查很久以前的事情。"
张国军说完就走了,留下张国强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发呆。
爷爷张德华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对于爷爷年轻时候的事情,他确实不太了解。
父亲张福生很少提起爷爷的过往,每次问起都是农荒内点事。
当天晚上,张国强和李秀娟坐在客厅里,两个人都心事重重。
"老张,你说我们家真的会有什么问题吗?"
"我也不知道,但是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你堂弟今天说的话,都确实有些道理,我们没有办法了。"
"要不我们分别给老家打个电话,问问清楚?"
张国强点点头,但是心里更加忐忑不安。
他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次退档,并不是简单的误会。
也许真的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秘密,正在影响着女儿的前途。
张梦瑶坐在房间里,透过门缝听到了父母的对话。
她第一次开始怀疑,也许家里真的隐瞒着什么。但是这种怀疑让她更加痛苦。
如果家里真的有什么问题,那她十八年的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
如果家里没有问题,为什么父母现在都这么紧张?
张梦瑶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眼泪无声地流下来。
她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一切。
明明几天前,她还是全省的骄傲,所有人都羡慕她。现在,她却成了一个被政审淘汰的问题学生。这种反差,对一个十八岁的女孩来说,实在太残酷了。
05
经过一周的奔波,张国强通过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老同学,终于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老同学叫赵建军,两个人是发小,现在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
"老张,关于你女儿的事情,我托人打听了一下。"赵建军约张国强在一个僻静的茶馆见面,神色很凝重。
"这事很复杂,涉及到一些历史问题。"
"什么历史问题?"张国强紧张地问。
"具体的我也不能说太多,但是...你家的政审确实有问题。"
"不是你女儿本人的问题,是家族的历史问题。"
张国强感觉心跳加速:"建军,你到底知道什么?直接告诉我吧。"
赵建军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人注意他们,压低声音说:
"政审是要查三代的,估计是你们家两边的祖辈...都有一些记录在案的事情。具体的内容我也不清楚,要申请权限才能看。"
"但是我可以确定的是,这些记录确实影响了你女儿的政审结果。"
张国强感觉天旋地转:"可是我们从来不知道有这些事情啊!"
"很多老一辈的人都不愿意提起过去的事情,这很正常。"
"老张,你真的想知道具体的内容吗?"
"我可以想办法让你看一下相关的材料。"
“好!”张国强毫不犹豫:"我必须知道真相!我女儿的前途都毁了,我必须搞清楚为什么!"
赵建军点点头:"那好,我今天打报告,明天晚上你来我办公室,我让你看一下。"
"记住,只能你一个人来,而且绝对不能告诉任何人。"
第二天晚上,张国强独自来到了市政府大楼。
赵建军已经在办公室等着他了,办公室的门紧紧关着。
紧接着他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递给张国强。
"这份材料我只能让你看五分钟,绝对不能拍照。看完必须立刻还给我"
张国强双手颤抖地接过文件袋。
袋子很薄,里面只有几张纸,但是感觉却沉重如山。
他深吸了一口气,打开了文件袋。
当他看到第一页上的内容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他翻到第二页,脸色更加难看。张国强的脸上血色全无,身体开始摇晃,文件上的内容让他整个人如遭雷击...
06
第一份文件是关于李秀娟的父亲李志强的。
档案显示,李志强在1976年曾被工厂审查,原因是"发表反动言论"。
虽然后来查明是诬告,并给予了平反,但这个记录依然保存在档案中。
更详细的记录显示,当时李志强在工厂会议上提出了一些技术改进建议,被某个同事举报为"妄议领导,煽动群众"。
经过几个月的审查,最终认定举报不实,李志强恢复了正常工作。
但是"曾被审查"这个标签,就这样跟了他一辈子。
第二份文件更让张国强震惊。
关于他的祖父张德华。
档案记录:张德华,1943年-1945年期间,曾为侵华日军修建工事,担任劳工头目。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当地民团审查,后因"被迫劳动"获释。
但在1950年代的历史清查中,被重新定性为"有历史问题人员",受到管制。
文件中还详细记录了张德华当时的供述:
"确实给日本人干过活,但是不干就要被杀死,没有选择。"
"后来还偷偷给抗日武装送过情报,但是没有证人证明,只有书面文件留存。"
看到这里,张国强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爷爷给日本人干过活?这件事他从来没有听父亲说起过。
第三份文件是综合评估报告。
"经审查,张梦瑶同学直系三代中,外祖父李志强曾有政治审查记录,曾祖父张德华曾有历史问题记录。"
"虽然相关问题均已处理,但考虑到报考专业的特殊性,建议不予录取。"
张国强看完这些文件,整个人都傻了。
他想不到,两个从未谋面的老人,会影响到自己女儿的命运。
更让他愤怒的是,这些所谓的"问题",根本就是时代的产物。
外祖父李志强只是提了个技术建议就被诬告。
曾祖父张德华是被迫给日本人干活,不干就要死。
这些能算什么罪过?
"老张,你没事吧?"赵建军关切地问。
张国强摇摇头,声音沙哑:"这...这都是什么时代的事情了?还能影响到现在?"
"没办法,政审就是这样,特别是一些特殊专业,审查标准特别严格。"
"会查到直系三代,有任何记录在案的问题,都可能成为拒绝录取的理由。"
"那我女儿怎么办?她什么错都没有啊!"
"我知道,但是规则就是这样,没有人能改变。"
张国强拿着那几张纸,手抖得厉害。
这几张薄薄的纸,毁掉了女儿十八年的努力。
更可怕的是,这些事情他们家从来都不知道。
如果不是这次退档,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家族的历史中还有这样的记录。
"建军,有没有什么办法申诉?"
赵建军摇头:"很难,这种历史遗留问题,申诉成功的概率很小。"
"而且一旦申诉,反而可能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对你们家不一定是好事。"
张国强把文件还给赵建军,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去面对妻子和女儿。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一切。
07
当晚回到家,张国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李秀娟看到丈夫的脸色,知道肯定查出了什么。
"老张,到底怎么回事?你倒是说话啊!"
张国强坐在沙发上,沉默了很久,才开口:
"秀娟,我们需要给老家打电话,问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
"关于我们的父辈,祖父辈的一些...历史问题。"
李秀娟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你是不是查到什么了?"
张国强点点头,但没有说具体内容。
他不能说,也不敢说。
那些文件的内容太震撼了,他担心妻子承受不了。
李秀娟立刻给母亲打电话。
与此同时,张国强也给在老家的父亲张福生打电话。
"爸,我问您一件事,关于我爷爷的。"
"爷爷当年...是不是给日本人干过活?"电话那头顿时安静了下来,张福生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建国,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爸,您必须告诉我实话,这关系到梦瑶的前途。"
张福生叹了一口气:"唉,这些事我本来想带进棺材的。"
"你爷爷确实给日本人干过活,但那是被逼的啊!"
"当时日本人在我们村子里抓壮丁,不去就要被枪毙。"
"你爷爷没办法,只能去给他们修工事,挖战壕。"
"但是你爷爷心里清楚,他偷偷给八路军送过情报,告诉他们日本人的军事部署。"
"有一次差点被日本人发现,还挨了一枪,在腿上留了个疤。"
"日本投降以后,你爷爷被民团审查过,但最后认定是被迫劳动。""可是后来运动一来,又把这些事翻出来了,说他是'历史反革命'。"
"你爷爷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根本不会为自己辩护。"
"幸好后来政策宽松了,没有深究,但是档案里一直有记录。"
张国强听完,整个人都瘫了。
原来家族里真的有这样的历史。
虽然都是被迫的,无奈的,但在档案里就是"有问题"。
"爸,为什么您从来不告诉我这些?"
"说这些干什么?你爷爷一辈子老实巴交,从来没害过人。"
"这些事情都是时代造成的,不是你爷爷的错。"
"可是现在影响到梦瑶了!"张国强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什么?怎么会影响到梦瑶?"
张国强把退档的事情告诉了父亲。
张福生在电话那头哭了起来:"都是我们这些老人害了孩子啊!"
当晚,张国强把查到的情况告诉了李秀娟和张梦瑶。
张梦瑶听完后,久久没有说话。
她无法接受,自己的命运竟然被从未谋面的曾祖父和外祖父决定了。更无法接受的是,这些老人其实都是时代的受害者,却成了她求学路上的绊脚石。
08
随着真相的披露,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更大的争议。
一些法律专家和教育界人士开始发声。
"政审应该审查当事人本人的品德和政治表现,而不应该追溯到几代以前。"
某大学法学教授在微博上写道:"用几十年前的历史问题来否定现在的孩子,这是不合理的。"
"特别是像张德华、李志强这样的情况,明显都是时代的受害者,不应该影响到后代的受教育权。"
教育部的一位退休官员也表态:"政审的目的是确保学生的政治可靠性,但是过度追溯历史,特别是追溯到被迫的、无奈的历史行为,是有问题的。"
何况两位都是为国家进步做了贡献,应该允许申诉,更应该表彰。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
"国防科技等特殊专业,确实需要严格的政审标准。"
"虽然这些历史问题不是当事人的错,但是在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谨慎一些也是必要的。"
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
"规则就是规则,不能因为成绩好就破例。"
"既然政审不过,肯定有政审不过的道理。"
"现在网络舆论这么大,是不是在给学校施压?"
在舆论的压力下,国科大终于发出了官方回应:"经过慎重研究,我校决定重新审核张梦瑶同学的录取资格。"
"我们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更加注重考生本人的表现,对于历史遗留问题采取更加人性化的处理方式。"
"同时,我们也会完善政审标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这个回应引发了新的讨论。
支持的人认为,这是正义的胜利,张梦瑶终于有希望了。
反对的人认为,这是屈服于舆论压力,破坏了政审的严肃性。
更有人质疑,如果张梦瑶因为网络关注而改变结果,那对其他同样情况的学生是否公平?
张国强面对这个回应,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为女儿有了希望而高兴。
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种通过舆论压力获得的机会,是否真的稳定可靠。
李秀娟更加实际:"管他什么原因,只要梦瑶能上学就行。"
09
经过两周的风波,事情终于有了最终结果。
国科大招生办主任陈华亲自给张国强打电话:
"张先生,经过我们的重新审核,决定录取张梦瑶同学。"
"但是,考虑到相关情况,我们要求她在入学后必须接受额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同时,她的档案中会注明相关的历史背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张国强听了,心情既高兴又沉重。
高兴的是,女儿终于可以上大学了。
沉重的是,这些历史包袱可能会跟着女儿一辈子。
"陈主任,这些限制具体是指什么?"
"比如,在选择专业方向时会有所限制,在参与某些科研项目时需要额外审查等。"
"但总的来说,不会影响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张国强接受了这个结果。
毕竟,能够入学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那天晚上,张家终于恢复了笑声。
李秀娟高兴得做了一大桌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几个月来最安心的一顿饭。
但是张梦瑶的心情却很复杂。
虽然能够入学了,但这次事件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她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在这个社会里,个人的努力并不能决定一切。
有些东西,是努力无法改变的。
比如出身,比如历史,比如那些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因素。
开学前一天,张梦瑶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整理行李。
墙上依然贴着那些奖状和证书,但她看着它们的心情已经完全不同了。
这些荣誉当然还是有意义的。
"梦瑶,准备好了吗?"李秀娟敲门问。
"妈,我们家真的没有做错什么,对吧?"张梦瑶突然问。
李秀娟愣了一下,然后坚定地说:
"梦瑶,你要记住,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好人。"
"你外公是因为说了实话才被整,你太爷爷是为了活命才被迫干活。"
"他们都是善良的人,只是生在了一个复杂的时代。"
"你是清白的,你的努力是真实的,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第二天,在火车站送行的时候,张国强拍着女儿的肩膀:
"梦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记住我们永远支持你。"
"这次的事情让我们都成长了,也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
"社会很复杂,但你要相信,正义最终会战胜不公。"
张梦瑶上车后,透过车窗看着站台上的父母。
她看到父亲的头发在这两周里白了很多,母亲的眼角多了几道皱纹。
为了她的事情,父母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痛苦。
火车开动的那一刻,张梦瑶在心里对自己说:
无论遇到什么,她都要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成绩证明,她配得上这个机会。
同时,她也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历史不应该成为后代的包袱。
这次事件不仅改变了张梦瑶一家的命运,也引起了社会对政审制度的反思。
很多人开始思考: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平衡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个人的努力和家庭的出身,哪一个应该更重要?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至少,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讨论这些问题。
而对于张梦瑶来说,她的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
她不知道前方还会遇到什么挑战,但她相信,只要坚持努力,总有一天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火车渐渐远去,载着这个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的女孩,驶向未知的未来。
10
三个月后,张梦瑶已经在国科大度过了第一个学期。
每周两次的政治学习课,她从来没有缺席过。每次的思想汇报,她都认真对待,字斟句酌。
但是这些额外的负担,确实让她感到压力。
当其他同学在图书馆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她要去参加政治学习。
这种区别对待,虽然没有人明说,但张梦瑶能感觉到。
渐渐地,关于张梦瑶的议论开始在宿舍楼里传播。
"听说她家里有问题,所以要特别监督。"
"听说她是通过网络炒作才进来的,学校不放心。"
"听说她的政审本来不过,是后来走关系的。"
这些流言蜚语传到张梦瑶耳朵里,让她更加孤独。
她开始少说话,更加专注于学习。期中考试的时候,她的成绩依然是全专业第一。
但是当她想申请参加一个核物理研究项目时,却被导师委婉地拒绝了。
"梦瑶,这个项目涉及一些敏感内容,可能不太合适。"
导师的话很含蓄,但张梦瑶明白是什么意思。
她的档案上有标注,某些项目她不能参与。
这让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历史包袱的实际影响。
她给家里打电话,声音很平静:
"爸,我在学校一切都好,就是有些研究项目参加不了。"
"不过没关系,我会找到其他的方向。"
张国强听出女儿声音里的无奈,心里很难受。
挂断电话后,张梦瑶坐在宿舍里,看着窗外的校园。
她想起刚入学时的雄心壮志,想起要为家族证明的决心。
现在看来,这条路比她想象的更加困难。
但是她没有放弃的想法。
相反,这些困难激发了她更强的斗志。
既然某些路走不通,她就开辟新的道路。她开始关注理论物理方向,这个领域相对来说限制较少。
而且她的一篇课程论文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评价,推荐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这让那些关于她"走关系进来"的流言不攻自破。能力是最好的证明。
11
从被拒绝到被邀请,她走了三年的路。
三年来,她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一切。
也用自己的坚持改变了一些东西。
毕业典礼那天,张国强和李秀娟专程赶到北京参加女儿的典礼。
看到女儿站在台上,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他们的眼中满含泪水。
"感谢国科大给了我成长的机会。"
张梦瑶在台上说:
"感谢所有支持过我的老师、同学和社会各界人士。"
"三年来,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很多人都知道她的故事,都为她的坚持感动。
典礼结束后,有记者想采访她,被她婉拒了。"我不想再炒作这件事了。"
她对记者说:"我希望大家记住的不是我的遭遇,而是我的努力。"
"我希望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话,而不是用过去的故事。"
五年后,张梦瑶已经是某重点实验室的副研究员了。
她在量子物理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发表了多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
她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高度认可,收到了多个国外知名大学的工作邀请。
但她都拒绝了,选择继续留在国内工作。
"我的根在这里。"
她对想挖她的外国教授说:"我希望能为我们自己的科研事业做贡献。"
那个当年退档她的政审制度,已经成为了历史。
新的政审标准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
再也没有学生因为家庭的历史问题被拒绝。
而张梦瑶,也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偶像。
不是因为她的遭遇,而是因为她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和智慧。
她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成功不是逃避困难,而是战胜困难。
真正的价值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在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全家福。
那是去年春节拍的,全家人都笑得很开心。
照片旁边,放着她的第一篇论文,那篇在大学期间发表的处女作。
论文的标题是:《论量子纠缠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
但对她来说,这篇论文的意义远不止学术价值。
它代表着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代表着她用能力证明自己的开始。
现在,她已经走得更远了。
但她永远不会忘记,是什么让她走到今天。
是家人的支持,是社会的关注,是内心的坚持。
更重要的是,是对公平正义的信念。
她相信,只要坚持努力,世界总会变得更好一些。
而她,就是那个努力改变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