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秀夫最近的一番话再次引发了业界的关注。你可以说他喜欢出其不意,也可以说这人总爱语带玄机——如果他想杀人,他的办法“数都数不过来”。听上去像极了侦探小说里的反派宣言,或者那种美剧片头让人一头冷汗的独白。不过,小岛秀夫并没准备化身汤姆猫挥舞棒槌追击小老鼠,也没打算用TNT把整个房间炸成烟花。他要说的,其实是游戏开发背后那个没人愿意直面的真相。
作为开发了《合金装备》《死亡搁浅》等硬核游戏的大拿,小岛秀夫很不屑那些只会在办公桌上随意敲代码的“军事游戏”同行。因为在他看来,开发者不懂枪,没经历过实战训练,还好意思做军事游戏,这就和画家没见过苹果,还敢画静物一样荒唐。为此,他没有选择云体验,而是真的跑去接受了军事训练,认认真真学了下“各种杀人的办法”。显然,他要的不是猎奇,而是真实。
他说,许多军事游戏开发者连枪支怎么拆解、哪一款步枪怎么开保险都全不懂。这样的游戏用再漂亮的包装,最终也是“缺钙的娃娃”。而正因为行业里这种做法太普遍了,他才决定亲自上阵。听起来像极了武侠小说里那个“天下武功出少林”,但关键山门早关,大家全靠猜,只能念咒蒙混过关。
不过小岛秀夫的愤怒还不只止步于拆枪。他对整个游戏圈日益严重的创新匮乏感到失望。透过他在SSENSE采访中吐槽的内容可以看出——今年夏天,几乎所有上架的预告片都是“杀外星人,在废墟古堡中血流成河”。玩法如出一辙,美术风格同质化,不看封面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他很直接地说:“我明白,这类游戏有一大票粉丝。但对行业来说,不带点新鲜货色,只会让未来变成枯井。”
为什么大家都扎堆模仿?表面理由挺正当——手游、主机、PC平台压力山大,大厂小作坊都要保命。市场喜欢什么,资本就推什么。玩家口味看似多元,其实只认几个套路。于是小岛们前赴后继地拍脑门,也只能拍出克隆人。渐渐地,游戏里的世界就像被按下复印键,连错误代码都惊人一致。
小岛秀夫提出,游戏应该更多地“贴近真实”,哪怕是作为幻想的载体,也不等于可以胡编乱造。你不能说做“军事游戏”就全凭印象,像做一盘速冻披萨一样随手就上桌。
我倒觉得,他在呼吁的其实是一种“诚实”——无论是对玩家,对行业,还是对创造本身。毕竟,被同质化、套路化污染的,不仅仅是大家钱包里的那点零钱,还有幻想力这座最后的桃花源。不懂军事的军迷,不懂医学的外科,《死亡搁浅》变成了“行尸走肉”版环卫工,把复杂社会的困惑统统扔进宅男的快递箱里。
也许,最让小岛秀夫反感的,从来不是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程序员,而是整个行业那种理直气壮的“复制粘贴”。你可以说他挑剔,吹毛求疵,甚至看不上潮流。但就像他自己说的,游戏本应给人新鲜的感官冲击和深刻的思考。当创造力越来越稀缺时,比“杀外星人”更荒谬的,是所有游戏看起来都在互相模仿。
所以也许,我们并不是需要更多“会杀人”的小岛秀夫,而是需要行业里多几个敢于真实、愿意创新的“怪人”。毕竟,那些怪异、复杂、不可预测的想法,才是把游戏做成真东西的唯一钥匙。当下的业界,看起来杀人方式五花八门,其实玩法早已死了心。
而这,才是比“不会拆枪”更大的隐患。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