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40度啃冻土豆,采购单上却躺着会唱歌的智能马桶
这几天我盯着那张采购清单直乐呵。边防哨所上报需要更换一批基础防寒物资,审批流程走了三个月。结果转头就看到某部门采购了一批高端智能马桶,单价比官兵全年伙食费还高七倍。这玩意儿带加热消毒不算,居然还能蓝牙播放音乐。我想问问审批的同志,您是打算让官兵们在冰天雪地里边上厕所边开音乐会吗?
哨所那边传来消息,这几天寒潮突袭,室外温度直逼零下四十度。官兵们日常用水都得靠化冰,晚上睡觉恨不得把全部家当压在身上。他们炊事班想尽办法改善伙食,可运上去的土豆经常冻得跟石头似的,得拿热水慢慢泡开才能下锅。而咱们某些坐在恒温办公室里的人,已经在研究如厕时的听觉享受了。
我翻遍了近三年的采购记录,发现个特别魔幻的对比:智能卫浴采购额三年涨了300%,同期边防基建预算增幅才15%。更绝的是,有笔采购的论证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着“提升如厕体验是当前优先改进事项”。当时我就愣住了,原来前哨官兵手脚上的冻疮、宿舍里老化的供暖设备,都比不上某些人屁股底下的舒适度重要。
这事最让我破防的是,当后方在纠结马桶圈该加热到几度时,哨所的热水供应每天还限时两小时。有家属在网上发帖,说战士巡逻回来只能用冷水擦身,关节冻得发紫。而咱们采购部门倒是很贴心,给马桶配备了座圈即时加热功能——毕竟不能让领导如厕时感受到丝毫凉意嘛。
现在各个军事论坛都在自发组织“暖冬行动”,网友几十块几百块地给边防捐物资。我看着那些捐款留言鼻子发酸。所以问题来了:当民间都在想办法给哨所送温暖时,我们某些部门的采购清单,到底是在保障谁的需求?
#十一月创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