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袭击了巴基斯坦的运输船,巴防长呼吁穆斯林国家集体对抗,歼-10战机首先入驻中东

 57     |      2025-10-10 19:41:05

2025年9月,一艘停靠在也门胡塞武装控制港口附近的巴基斯坦液化石油气运输船,遭遇了以色列无人机的袭击,船上设施燃起大火。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哈瓦贾·穆罕默德·阿西夫随即表态:“穆斯林国家是时候团结起来对抗以色列了。 ”

穆斯林这个南亚国家手握一张王牌:它是伊斯兰世界中唯一公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估计拥有150至300枚核弹头。

巴基斯坦与沙特阿拉伯在2025年9月17日签署的战略互防协议,规定对一方的攻击将被视为对双方的攻击。

这为巴基斯坦的军事介入提供了合法框架。

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斗机可能因此率先进驻中东。

2022年3月11日,巴基斯坦正式接收了来自中国的首批6架歼-10CE,总理伊姆兰·汗亲自出席了接装仪式。

歼-10CE绝非普通战机。

它是世界上排得上号的单发中型四代半战斗机,采用国产WS-10B“太行”发动机,彻底解决了出口受制于人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巴基斯坦已经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中国制造防空体系。

从红旗-9/P远程防空导弹、红旗-16中程防空系统到红旗-7B近程防空系统,再加上ZDK-03预警机,中国造装备已覆盖了巴基斯坦从地面到空中的全部防空需求。

这种系统化整合让巴基斯坦的防空能力产生了质变。

各系统间能够便捷组网、互联互通,整体融合性远超印度的“万国牌”装备,实现了1+1>2的效果。

在埃及的西奈半岛,红旗-9B远程防空系统早已部署到位。

这套系统是该地区为数不多能对以色列F-35构成威胁的防空“重器”。

一旦巴基斯坦的歼-10CE与埃及的红旗-9B实现数据互通,将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战平台系统。

而且在之前的印巴空战中,中式装备体系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巴基斯坦的中式武器曾在实战中击败过印度的“阵风”战斗机。

与依赖美制装备的土耳其、埃及不同,巴基斯坦的中式武器不受美国远程控制,可以独立作战。

巴基斯坦介入中东事务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利益。

目前有超过20万巴基斯坦籍劳工在卡塔尔工作,卡塔尔还是巴基斯坦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方。

每当巴基斯坦陷入国际收支危机时,中东国家往往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的“金主”。

作为回报,巴基斯坦长期向中东国家提供军事保护。

巴基斯坦在沙特长期驻扎有1个机步旅,两个旅保护沙特边境地区。

这种军事合作已经持续多年。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空袭卡塔尔后,要求卡塔尔驱逐哈马斯高层,否则将再次空袭。

这种强硬态度迫使地区国家寻找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中国武器不仅能满足性能需求,价格相对较低,后续使用、维护和升级成本也较低,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优势。

这些因素促使中东国家逐步构建中国式作战体系。

具体而言,这些国家正在把战机、导弹、防空、电子战等环节整合起来,形成自主可控的空中作战能力。

一旦这一体系在多个国家落地,中东的空中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巴基斯坦的介入时机选择微妙。

美国提供高端战机、雷达与防空系统,占据技术主导;俄罗斯依靠相对低价与“无需政治附加条件”的卖点稳住市场份额。

而中国武器出口开始在中东打开局面,并逐步形成体系化趋势。

不同于“单件销售”,中国输出的是“完整作战系统”,涵盖战机、防空导弹、雷达、电子战及后勤保障。

例如,埃及已部署红旗-9B远程防空系统,沙特和阿联酋则引进了“翼龙”系列无人机。

巴基斯坦全国穆斯林比例高企,逊尼派占90%,这为其在中东发挥作用提供了身份优势。

2025年上半年,以色列对伊朗基础设施的打击引发伊朗反击,冲突持续近两周,巴基斯坦在此期间公开谴责以色列,并加入多国联合声明。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曾表示,如果以色列向伊朗投射核武器,巴基斯坦将启动核反击。

这一表态虽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也划下了一条看不见的红线。

巴基斯坦的介入使中东局势更加复杂。

以色列情报部门不得不分兵盯防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这客观上拓展了伊朗的战略空间。

巴基斯坦还与沙特和土耳其协调,试图组建更广泛的反以色列联合阵线。

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于2025年6月18日直飞白宫,与特朗普进行闭门会谈。

这是美军方首次单独会见巴陆军领袖,分析认为巴基斯坦意图借机填补印度在伊朗的战略空缺。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巴基斯坦高度依赖中巴经济走廊的运转,这条走廊价值超过620亿美元,主要连接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如果以色列在中东的行动干扰这一路径,巴基斯坦的战略诉求将难以实现。

巴基斯坦在2024年4月和10月的以色列-伊朗对抗中,明确表达对伊朗的支持,甚至警告如果以色列使用核武器,将考虑相应回应措施。

这种立场体现了巴基斯坦对地区稳定的现实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