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率这个数字,掉到了6%。
消息是英国《金融时报》捅出来的。
他们给出的数据更扎心:八月份,乌克兰用“爱国者”拦俄罗斯的弹道导弹,成功率还有37%。一个月后,到了九月,就只剩下6%了。
当初,这套被寄予厚望的防空系统运抵乌克兰时,可是另一番光景。
乌克兰官方和西方媒体一起,把它捧上了天,几乎说成了能改变战局的“灭俄神器”。好像只要“爱国者”一竖起来,乌克兰上空就能立马拉起一道铜墙铁壁。
现实给了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俄罗斯的远程导弹和无人机,照样越过防线,精准地砸向目标。
英国媒体给出了一个解释,听起来像是在找补。他们说,不是“爱国者”不行,而是对手太狡猾。俄罗斯的导弹升级太快,快到“爱国者”根本反应不过来。
乌克兰一位官员的话,算是侧面印证了这个说法。
他承认,现代战争打的就是个适应能力。俄罗斯那边,正在飞快地改进手里的家伙事,不管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还是无人机,都在不断迭代。
言下之意,乌克兰这边有点跟不上了。
这才是要害。乌克兰自身的军工体系基本瘫痪,现在打仗,从枪炮到导弹,几乎样样都得伸手问西方要。乌克兰的战争机器,几乎全靠西方的输血管吊着命。
问题是,西方的军工效率也高不到哪里去。指望他们拿出能立刻克制俄军新武器的办法,不现实。
这么一来,乌克兰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自己的防空系统顶不住,西方的援助也成了摆设。
一度被捧上天的“灭俄神器”,转眼就成了摆设。
俄罗斯显然也清楚乌克兰的软肋在哪里。
他们的轰炸目标非常明确,专挑乌克兰的无人机工厂和其他军事设施下手,目的就是一点点磨掉乌克兰的战争潜力。
这种打法,让本就捉襟见肘的乌克兰防空网,更是雪上加霜。
从一开始西方武器的各种神话,到现在拦截率仅有6%的尴尬现实,这场冲突结结实实地扒下了很多人的底裤。战场成了西式武器的“照妖镜”。
打到现在,乌克兰近三成的土地已经被俄罗斯牢牢攥在手里,而且这个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