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局势动荡?大规模示威爆发,南澳州长称九成七有移民背景

 60     |      2025-09-19 02:35:28

这篇文章的内容都是来自可靠的资料,结合我自己的看法整理而成,最后也表明了参考文献,请注意。

澳大利亚情况变得有些乱了。

从上个月底起,澳大利亚几个大城市陆续出现了“为澳洲游行”的反移民示威,估计有三万人左右上街了。

这事儿是个极右翼组织搞的,结果在墨尔本、阿德莱德这些地方,游行变成了打群架,警察赶忙出来制止了。

阿德莱德和墨尔本的示威中,有些人言语相当难听,还和警察发生了冲突,抓了不少人。示威者还大喊“滚回去”或者“别再入侵”,这些话主要针对新移民和有色人种。

澳大利亚联邦警察表示,可能有“国家社会主义网络”的人混入了示威队伍,他们用“白澳万岁”这样的口号挑起仇恨情绪。

南澳大利亚州长马利纳斯卡斯气得不行,直言抗议的那些人根本不了解历史背景。

他在9月1号表示,南澳只有2.4%的人是原住民,其余97.6%都是移民的后裔。他还提到自己为是移民后代感到骄傲,也觉得大部分南澳人都这么想。

马利纳斯卡斯直言,这些示威者根本不了解南澳以及整个国家的历史。

那天市中心特别闹腾。大概下午三点左右,本准备在弗林德斯街车站集合的反移民示威,遇到一群挺巴勒斯坦的队伍,场面挺热闹。

那会儿,在斯旺斯顿街交界位置,两拨人就开始闹腾,气氛瞬间变得紧绷。为了避免惹出乱子,维多利亚州的警方立马调来了三百多名防暴警察,在两队示威队伍中间筑起了一道墙。

视频里看到,有人在支持巴勒斯坦的队伍里扔玻璃瓶,碎片散了一地。警察随即出动了骑警和防暴队,还用辣椒喷雾驱散人群。有消息说,现场至少有两个人被喷到辣椒水后得赶紧去医院检查。

阿德莱德的示威活动也遇上了麻烦,一个戴着面罩的男子,自称“国家社会主义网络”的,突然冲到台前,开始讲一些挑起仇恨的反移民说辞。

事情一下子乱了套,主办方试图夺回话筒,可没想到一些激动的人就把他们拦住了,结果就打起来了。有的人把音响推倒了,还有人朝台上扔水瓶,场面真是挺混乱。

那边的警察说,只好派出特别行动组才把事儿压下去,本打算开两个小时的集会呢,没想到搞了40分钟就收场了。

警方透露,那天全国参加各种聚会的人数超过了一万五。执法过程中,抓了三个人,一个因为涉嫌袭警,年龄是23岁,另外两个则是用面罩遮脸,不配合警方查身份。

要说得挺有意思的,有一位被抓的人身上还藏着违禁武器呢。

悉尼的示威队伍从贝尔莫尔公园开跑,差不多有一公里长,一直走到维多利亚公园去。

他们举着“保护澳洲文化”、“别再移民入侵”的标语,还有一些极端分子扯出了种族主义的“白人团结”横幅。

在海德公园举行的挺巴勒斯坦集会上也闹了点状况,有个中年妇女因为骂巴勒斯坦支持者,被警察带走了。

那天珀斯气氛挺紧绷的,大概五千个反移民的支持者跟几百个反对他们的,也就在那儿隔着警察大声喊着。你喊“纳粹滚出澳洲”,我就回应一些民族主义的口号。现场有两百多个警察苦苦维持秩序,他们手牵着手搭成一道防线,防止双方动手。

集会的主导者马克·奥尔德里奇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他们举办这个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希望政府能暂停引进新移民,好好商量一下住房紧张和基础设施的压力。

他说这事跟种族主义没有关系,只是在理性地讨论一下国家是否有能力承担得起。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几个官员也都挺快就出来回应了这个事情。

社会服务部长阿曼达·里施沃斯表示,政府不支持这些示威的请求,也不会改变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方针。反对党的司法事务发言人朱利安·利瑟则提到,一些集会中的内容,暗地里反犹,让人觉得挺担心的。

那天晚上,澳大利亚社会服务委员会发出了一份挺强硬的声明。

他们的负责人卡桑德拉·戈尔迪表示,虽然大家都得尊重宪法保障的集会自由,但任何种族主义、排外或者仇恨的言论都不能被接受。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是个宝贝,可不是负担。

游行结束的隔天,也就是9月2号,澳洲移民部长托尼·伯克宣布,2025-26财年澳大利亚永久居民签证的总名额依旧是18.5万个,和去年保持一致。

这事儿是和各州和地区政府谈好之后做出的决定。大家都觉得,得继续保持现在的名额和结构,这样才能在劳动力需求和住房、基础设施的压力之间找到个合适的平衡点。

托尼·伯克指出,各州政府都明确表示支持维持去年那样的水平,还强调要优先引进技术移民,确保劳动力市场和技能水平都不会出现断档。换句话说,即使社会压力增加,移民政策的核心目标还是以引入技术骨干,推动经济成长为重,不会单纯地收紧限制。

在2024-25财年的分配计划中,技术移民的名额大约为132,200个,占比差不多是71%。家庭团聚类的名额则是52,500个,约占28%。另外,特殊资格类别的名额为300个。

雇主担保依旧是最好的选择,名额高达44,000,不仅是最多的,还占了整个技术移民总数的三分之一。

有人觉得,这次全国范围的示威反映出澳大利亚社会对于移民政策的观点挺多样。随着经济压力逐渐变大 related to这个问题的争议或许会持续不断。警方表示,他们已加强了主要城市的巡逻工作,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事情再发生。

澳大利亚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这次的游行也折射出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

参加游行的人出发点不一,有些人觉得移民占了他们的资源,有些人担心过于多元的文化会带来麻烦。各大城市还有偏远地方的反移民示威都遇到反对派的反对,其中墨尔本和悉尼的冲突最激烈。

多元文化事务部长安妮·阿里表示,澳大利亚的多样性已成为民族身份的一部分,现在的澳大利亚没有容纳种族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极右翼活动的空间。

维州州长杰辛塔·艾伦在一次多元文化的晚宴上提到,这次的游行与澳大利亚的价值观不太吻合。

澳大利亚一直以多元文化、多族裔组成的国家而自豪,不过这次的游行也让人看出了澳大利亚社会目前遇到的实际难题。

一边,某些民众对海外移民抢占资源感到不太高兴;另一边,却有人担心澳大利亚如此多元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削弱国家的凝聚力。这种矛盾的心态,也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发达国家都在面对类似的问题。

澳大利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移民的故事。

从最早的英国殖民者开始,到二战之后的欧洲移民,再到近几年来自亚洲的移民,正是这些背景各异的人们一起撑起了如今的澳大利亚。

如果忘掉这段历史,不只是对过去的不尊重,也会砸了未来的根基。

这次示威活动让澳大利亚社会警觉了起来。

在保持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怎么缓解一些民众的担心和焦虑?又该怎么在推动经济成长的同时,促进社会的融合?这些问题都需要澳大利亚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好好考虑。毕竟,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光看经济有多发达,还得看社会有多包容、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