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多枚金牌的冠军,被教练下药终身不育,退役后当搓澡工维持生活

 178     |      2025-09-18 13:37:22

一位曾经为国家夺得9枚金牌的举重冠军,退役后竟在澡堂里靠搓澡维持生计,为顾客搓一次背仅赚取1.45元。

而她充满男性特征的外貌和无法生育的痛苦,竟源于教练长期让她服用的所谓“营养药”。

邹春兰1971年出生于吉林农村,初中时因能举起40多公斤杠铃被推荐进入省队。

这位13岁就因力量惊人被选入省队的姑娘,从此开始了她辉煌又悲壮的运动员生涯。 在1989年至1993年间,邹春兰称霸举重赛场,收获了9枚金牌,还打破过两项世界纪录。

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痛苦。 教练每天要求她服用名为“大力补”的药物,并告诉她这是“国家最新研制的补剂”。

六年时间里,邹春兰每天按教练要求吞服含雄性激素的药片,教练甚至威胁说“不吃就停训”。这种药物让她力量暴涨,却带来了可怕的副作用。

药物的影响逐渐显现。 邹春兰发现自己的喉结开始突出,声音变粗,体毛疯长。 她在比赛时甚至被对手嘲笑“像男人”,还被质疑过性别。

当她向教练反映这些副作用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想拿冠军就别废话”。 教练告诉她这些都是“正常生理反应”。

1993年,邹春兰因膝伤和内分泌失调不得不退役。 医生给了她一个残酷的诊断:因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她的生殖系统已严重受损,卵巢萎缩,永久失去了生育能力。

检查显示,她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比普通男性还要高。

退役后的邹春兰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 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她,根本不知道如何申请安置费。

她仅拿到了7.5万元退役金,这笔钱远远不足以支撑她的生活和医疗费用。

求职过程中,HR会盯着她突出的喉结摇头,男性化特征让她屡屡碰壁。 为了生存,她摆过烧烤摊、养过鸡,最后不得不走进浴池当搓澡工。

在澡堂里,邹春兰每天工作12小时,弯腰数百次,双手被热水泡得发白,磨出厚厚的老茧。 搓一个人只能赚1.45元,她一天要搓50多人才能赚够一天的生活费。

冬天澡堂像蒸笼,她汗流浃背;夏天则被蒸汽和汗水裹挟,脸上全是盐渍。

这样的日子,她过了近十年,墙上挂着的全国举重冠军奖牌布满灰尘,却无人认出这位昔日的冠军。

转机发生在2005年,一位女顾客在澡堂认出了邹春兰,惊讶地问:“你真是那个举重冠军? ”这句话让她躲进更衣室哭了很久。 随着《中国妇女报》的报道,她的遭遇引发社会关注。

全国妇联和体育局介入后,邹春兰获得了20万元资助创业。 她从零学起洗衣技术,尽管因药物后遗症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疼得直不起腰,仍坚持亲自打理生意,认真记录每一笔收支。

在个人生活方面,邹春兰在澡堂工作时遇到了周绍成,一个曾在寺庙修行过的男人,在澡堂负责烧锅炉。

周绍成不介意她男性化的外表和无法生育的身体变故,被她的坚韧打动,还俗后与她交往。

2007年,邹春兰接受整形手术,切除喉结、减少体毛后,与周绍成结婚。 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让她逐渐走出自卑。 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捐出当月全部利润。

邹春兰的经历曝光后,引发了对运动员退役保障制度的讨论。

据报道,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率普遍低于普通人群,某地区2019年对100名退役运动员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超过60%的运动员在退役后未能找到稳定工作。

退役运动员的平均年收入约为5万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邹春兰曾哽咽地说:“我只想有个体面的生活。 ”她的故事展现了体育荣耀背后的残酷代价。

那些挂在柜台里的金牌,既是她的荣誉,也是对体育界的警示:当金牌成为唯一追求,运动员的健康和未来,不该被轻易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