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信高开低走的人生,他已经做得很好了,是泰国人民的骄傲

 55     |      2025-09-18 11:15:01

70岁的他信又进去了。

这位泰国前总理刚获假释没几天,最高法院一纸判决书直接把他送回监狱。

这事儿闹得,连他闺女佩通坦在镜头前都哭成了泪人儿。

要说这位老爷子的人生,那真是比泰剧还精彩,从首富到总理,从流亡到特赦,现在又二进宫,活脱脱一部现实版《权力的游戏》。

时间倒回2001年,他信带着他的泰爱泰党横扫大选。

那场面,跟开了挂似的。

老百姓为啥这么捧他?

就因为他搞的那套"他信经济学"是真金白银往穷人兜里塞钱。30泰铢就能看病,村里还能领发展基金,欠债的农民能缓口气。这些政策一出来,底层老百姓简直把他当活菩萨供着。可那些穿金戴银的老爷们不乐意了——这不等于从他们碗里抢肉吃吗?

2006年那场政变来得比泰国的暴雨还突然。军方直接掀了桌子,把他信赶下台。老爷子也是硬气,拍拍屁股就去了国外,这一走就是17年。去年8月他信突然杀回泰国,刚下飞机就被警察按住了。要说这剧情,连最敢编的编剧都不敢这么写。原本要蹲8年大牢,结果泰王一道特赦令,刑期直接砍到1年。今年2月又说身体不行了,转到警察医院VIP病房。结果刚假释没几天,又被揪住小辫子送回监狱。这事儿闹的,连街边卖芒果糯米饭的大妈都摇头:"哎哟,这些当官的,比我们菜市场砍价还狠呐。"

他信这辈子的故事,得从他那个做丝绸生意的华裔老爹说起。清迈老城区那栋大宅院里长大的他信,打小就透着股精明劲儿。后来跑到美国念书,愣是拿了个犯罪学博士回来。80年代那会儿,泰国电信业刚起步,他信眼疾手快拿下通讯牌照,没几年就成了电信大王。97年金融危机把泰国经济砸得稀巴烂,老百姓正愁没处撒气,他信趁机组建泰爱泰党,口号喊得震天响:"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结果真让他干成了总理。

那些年曼谷的出租车司机最爱聊他信。有个老师傅边开车边比划:"以前我们看病要卖牛,现在30铢就搞定。我家那口子的糖尿病,就是他信的政策救的命。"可另一边,高档会所里的银行家们喝着威士忌直撇嘴:"这哪是搞经济?分明是拿我们的钱买选票!"这话传到农村,种稻子的老农气得直跺脚:"你们城里人顿顿吃肉,我们喝口汤都不行?"

要说他信邪门的地方,就是他总能踩着历史的鼓点跳舞。亚洲金融风暴刚过,他就搞出惠民政策收割民心。等精英阶层反应过来,人家已经坐稳了总理宝座。可惜啊,千算万算没算到军方会直接掀桌子。那天的政变跟拍电影似的,坦克直接开上曼谷街头。他信的支持者红衫军和反对派黄衫军打得不可开交,整个泰国活像一锅煮沸的冬阴功汤。

去年他信回来那出戏更绝。飞机刚落地,警察就拿着手铐在停机坪等着。老爷子倒是淡定,跟回自己家似的。后来转到医院养病,住的是带空调的VIP病房,反对派立马炸锅:"这哪是坐牢?分明是度假!"结果真让他们逮着把柄,最高法院判他服刑程序不合法。他信闺女佩通坦在法院门口抹眼泪:"我爸这辈子,不就是想让老百姓过得好点吗?"这话说得,连路过的外卖小哥都红了眼眶。

现在的泰国就像个跷跷板,一头坐着穿西装的精英,一头蹲着穿拖鞋的百姓。他信就像那个支点,稍微动一动两边就晃得厉害。有个在大学教政治的老教授说得在理:"他信这出戏唱了二十年,说到底还是穷人和富人的那点事儿。"可不是嘛,看看街边卖烤串的小贩,到现在手机里还存着他信的照片。而那些高档商场里的贵妇们,提起这个名字就翻白眼。

要说他信这辈子值不值?曼谷夜市里喝啤酒的年轻人会告诉你:"至少他真给老百姓办过实事。"可证券公司里的分析师会冷笑:"他那套根本不可持续。"这事儿吧,就像泰国人最爱吃的青木瓜沙拉,有人觉得酸辣开胃,有人嫌它上不了台面。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当过首富、总理、囚犯的七旬老人,确实在泰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像湄南河的水,流了千百年,带走了无数故事,而他信的故事,注定是最让人唏嘘的那一个。

本文就只是用来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啦,可没有要去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想法哟。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哈,我们会很积极地配合去把问题给解决掉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