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军事技术合作突生变数:F-414发动机交易成地缘政治牺牲品
印度国防部的会议室内,官员们紧急研讨着应对方案,80%的技术转让比例——这一曾经标志着美印防务合作巅峰的数字,现在正因华盛顿一纸警告而变得岌岌可危。
“印度的要求危险且目光短浅,他们一边寻求美国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一边却与俄罗斯和中国眉来眼去。 ”2025年8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在社交媒体X上发表声明,突然质疑美印之间价值10亿美元的F-414发动机技术转让(ToT)协议。
这项原本将帮助印度实现战机发动机本土制造的战略合作,一夜之间陷入了可能被终止的危机。
与此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悄然推迟了原定8月25日至29日在新德里举行的第六轮贸易谈判,与此同时,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的措施预计于8月27日生效,使印度输美商品总关税高达50%。
技术断供危机,印度国防自主梦遇阻
F-414发动机并非普通军售项目,而是印度“Tejas MkII”战斗机计划的核心。 这款发动机能够提供约22,000磅的推力,赋予战机超音速巡航能力和高可靠性。
按照2023年通用电气(GE)与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签署的备忘录,美国将向印度转移高达80%的制造技术,包括单晶涡轮叶片生产和热障涂层等尖端工艺。
这一技术转让比例甚至超过了美国给予亲密盟友韩国和瑞典的条件,原本标志着美印防务合作的空前深化。
现在纳瓦罗的警告暗示美国政府可能重新考虑甚至取消这一协议,直接影响印度第五代战机研发进度。印度国防分析人士担心,若此项目受阻,印度将不得不重新依赖俄罗斯或欧洲的发动机技术,使其国防自主战略遭受重挫。
历史阴影重现,1998年制裁噩梦归来
印度国防界对美国的技术封锁有着切肤之痛。 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美国实施制裁,切断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合作关系。
当时美国公司正在协助印度开发“Tejas Mk1”飞行控制系统,制裁迫使印度自行研发该系统,导致项目延误数年。
当前情形与1998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印度国防研究分析师指出:“历史正在重演,只不过这次是针对更为关键的发动机技术。 Tejas MkII项目完全依赖F-414发动机,任何供应中断都将造成灾难性影响。 ”
石油与制裁,美印关系的深层裂痕
F-414危机只是美印关系恶化的一个侧面。 真正引发当前紧张局势的是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直言批评印度在俄乌冲突期间“通过大幅增加俄罗斯石油采购牟利”。数据显示,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已从冲突前的不足1%飙升至42%。
更让美国不满的是,印度将低价购入的俄罗斯原油精炼后以成品油形式转售欧洲和亚洲市场,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纳瓦罗指责称:“印度每天出口超过100万桶石油产品,相当于其自俄罗斯进口原油量的一半以上。 收益流向印度能源巨头,而这些资金又转入俄罗斯金库。 ”
特朗普政府对此采取了强硬措施,于8月7日对印度商品征收25%关税,并计划从8月27日起再追加25%的关税,使印度输美商品总关税达到50%的历史高位。
战略价值重估,印度在美国棋盘上失宠
与对中国采取的相对谨慎态度不同,美国对印度展示了令人惊讶的强硬姿态。 这种差异源于美国对印度战略价值的重新评估。
专家分析指出,与中国相比,印度缺乏不可替代的经济筹码。 中国既是美国农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又主导着关键矿产加工,而印度输美商品多为纺织品、珠宝等可替代产品。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直言,美国“不敢制裁中国”,却可以对印度肆意施压。 这种态度在特朗普政府处理两国贸易关系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特朗普曾期待与印度达成“出色的贸易协议”,目标在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 但谈判始终无果而终,特朗普多次不满印度对美高关税,尤其在农产品领域,而印度总理莫迪明确表示“不会在农民、奶制品行业福祉上妥协”。
地缘政治博弈,美印中俄四方复杂关系
F-414危机背后是大国关系的复杂博弈。 印度长期以来在美俄之间采取平衡策略,既与美国发展防务合作,又保持与俄罗斯的传统军事联系。
印度继续使用俄罗斯武器装备的系统,其36%的国防进口(2019-2023年)来自俄罗斯。 此外,印度不顾美国反对,购买了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此前曾引发美国根据《通过制裁打击美国对手法案》(CAATSA)实施制裁的威胁。
个人认为,印度这种“多向结盟”策略虽然在过去为其争取到了最大利益,但在日益两极化的国际秩序中可能越来越难维持。
美国正在要求各国选边站队,而印度与俄罗斯的持续防务合作已被美国视为不可接受的风险,担心敏感技术可能通过印度间接流向俄罗斯。
印度反制措施,从减税到“印度制造”
面对美国压力,印度并未完全被动。 莫迪政府已经宣布将在10月份实施八年来最大规模的减税措施,以刺激国内消费和应对美国关税压力。
印度将从10月开始全面调整“商品与服务税”(GST),将现行的四级税率(5%、12%、18%和28%)简化成两级(5%和18%)。 这项减税措施预计可在一年内使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0.6个百分点,但可能每年损失约200亿美元的税收。
莫迪还呼吁印度民众多购买国产商品,并在美国加征50%关税后,抵制美国商品。 这些举措显示了印度准备与美国进行长期经济对抗的决心。
与此同时,印度继续坚持从俄罗斯进口每天约175万桶原油,强调这是基于市场因素和保障14亿人能源安全的需要。
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后,对印度的态度反而更趋强硬。
美国贸易代表团推迟访印,50%关税生效在即,新德里街头已有民众开始抵制美国企业。 印度私人银行评估认为,新减税措施可抵消部分关税影响,但每年可能损失约200亿美元税收。
地缘政治的天平正在倾斜。 特朗普政府一边对中国放缓语调,另一边却对印度举起贸易大棒——F-414发动机协议的命运只是这场博弈中的一张牌。
印度能否找到在美俄之间保持平衡的新支点,将决定其下一代战机能否如期翱翔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