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万扔海里都不眨眼,一千多万港务费就把美国最豪邮轮吓退了?”这句话真不夸张。14号那天,中国港口开始给所有挂美国旗的船按新规收港务费,别的船乖乖刷卡,唯独“蔚蓝海岸号”把账单一撕,掉头就走。
这艘船的来头不小,六万五千吨钢铁漂在水上,比某些小国的航母还壮,甲板游泳池比我家客厅宽,票价五位数起步,坐一次就能把普通人一年工资烧光。它背后的丽晶七海公司天天在广告里吹“全球任性游”,结果第一站中国就掉链子。
账单一共1167万元,听着吓人,其实对这条船不算大钱。它跑一趟北极光专线就能捞回好几倍。船公司算盘噼啪响:交吧,白宫那边可能脸色难看;不交吧,顶多改航线。他们选了后者,上海、厦门、深圳、天津全部关门,港口调度直接一句“没泊位”。
乘客在登船前就签了密密麻麻的停靠协议,纸上清清楚楚写着“上海一整天自由行”。船一掉头,合同当场作废。几百名游客炸了微信群,律师函像雪片一样飞进丽晶总部,索赔金额据说比1167万翻个跟头还不止。
有人猜,邮轮公司怕得罪美国当局,干脆硬刚;也有人说,他们赌中国只是短期敲打,下个月就松口。不管哪种,船东现在骑虎难下:往东开,下一站日本港口泊位已满;往西折返,燃油费烧得心疼。最惨的是船上那群非富即贵的客人,原定外滩夜景打卡,现在只能在公海数星星。
港口工作人员私下嘀咕,丽晶七海在电话里吼“我们是美国旗舰”,结果话务员淡定回复“旗舰也得排队缴费”。双方僵持六小时,最终邮轮拉响汽笛,绕开中国海域一路往南。导航图上,本来贴着中国海岸线那条亮线,硬生生存了一段空白。
有航运圈子里的老哥爆料,丽晶七海过去几年在中国赚了盆满钵满,船票加价从不手软,现在被一千多万卡住脖子,面子挂不住。毕竟以前都是他们挑港口,现在轮到港口挑他们,角色互换,滋味难受。
从经济账看,这一趟损失肉眼可见:上海免税店血拼取消、岸上高端团餐退款、外加游客集体诉讼。粗略一算,比乖乖交1167万亏得更多。可船公司仍咬死不松口,像极了赌桌上死撑的赌徒,把筹码全押在“政治风向会变”这一张牌上。
反观其他美国船只,散货船“太平洋荣耀”凌晨三点接到加费通知,船长一边骂娘一边让财务汇款,生怕耽误早潮离港。邮轮和货轮不同,货轮拉的是煤和铁,耽误不起的是期货价;邮轮拉的是人,耽误不起的是心情,可偏偏有人拿客人的心情当赌注。
网上吵翻了,有人说“干得漂亮,给傲慢上上课”,也有人替乘客喊冤“花大钱买气受”。最搞笑的是一条留言:船票能不能改成‘环中国公海七日漂流’?点赞瞬间破万。
丽晶七海总部连夜发声明,语气一如既往地高贵——“调整行程,保障体验”。翻译成人话就是:各位爷,中国不去了,别的地儿继续玩,不爽可以退钱,但退多少得看我心情。乘客哪肯买账,现场视频里,穿燕尾服的老外小提琴手尴尬地站在空荡泳池旁,背景音乐响到最大也遮不住骂声。
时间拖得越久,船公司越被动。油在烧、客在吵、律师函在堆,1167万像根鱼刺卡在喉咙,吞也不是吐也不是。有内部员工匿名吐槽,高层会议吵到凌晨,财务官拿报表拍桌子:再绕下去,这一趟直接由盈转亏。市场总监两手一摊:现在掉头回去交钱,脸往哪搁?
中国港口这边倒很淡定,新规写得明明白白,不缴费就拉黑,系统一键锁泊位,连人工干预都省了。码头工人喝着茶看雷达上的小红点远走,顺口调侃:旗舰?在我这儿就得按号码牌排队。
另一边,旅行社忙着给已购票的土豪们改行程,有人直接改飞迪拜,落地先买只表压压惊。朋友圈瞬间冒出统一文案:本来想看外滩夜景,现在改看沙漠星空,差价你补。配图是丽晶七海客服电话的未接通截图。
最尴尬的是那些提前订了套房准备办海上婚礼的情侣,新娘婚纱还没上身,先收到航线改道的邮件,当场哭花了妆。新郎一怒之下把价值六位数的船模摔成两截,视频冲上热搜,评论区一片“心疼模型钱”。
眼看舆论越闹越大,丽晶七海再发公告,把锅甩给“不可抗力”,可网友扒出他们去年刚在财报里夸中国是高增长市场,如今反手就把中国列为不可抗力,脸被打得啪啪响。有人做了个表情包:一艘巨轮在钞票上打滑,配文“旗舰的倔强”。
航运圈老司机分析,丽晶七海这次赌得有点大,如果中国真把新规长期化,他们要么忍痛割肉退出中国市场,要么低头回来补票,无论哪种,旗舰光环都得掉色。毕竟全球能一次吞进六万五千吨豪华邮轮的港口不多,中国占了半壁江山。
事情发酵到第五天,退订潮开始蔓延,官网后台像被洪水冲垮,退款按钮按到手软。客服培训手册临时加了一句:凡提及中国港口,统一回复“正在积极协调”。可乘客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甩出合同条款:少一个停靠点,按日租金三倍赔偿。
律师圈跟着沸腾,集体诉讼模板两小时出炉,只要填姓名就能告。诉讼费按索赔比例收,律师们笑眯眯地等着邮轮送钱。船公司现在每天睁眼就是账单,闭眼就是官司,1167万像雪球滚成天文数字。
有人算了笔账,如果丽晶七海一开始就交钱,现在早在上海外滩放烟花了,哪用得着在公海上开圆桌会议。可世上没有后悔药,船东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演,对外放风“评估替代港口”,实则连菲律宾码头都嫌他们船体太大靠不进。
更惨的是供应链,船上每天消耗的新鲜食材原计划在上海补货,现在得空运到冲绳再小艇接驳,光运输费就多烧掉几十万美金。厨师长在厨房边切牛排边骂娘:一块和牛空运过来比黄金还贵,还得求着日本检疫放人。
乘客也不是吃素的,有人在甲板拉起横幅“我们要上海”,船员赶紧劝离,场面一度像学生抗议。船长用广播安抚,说每人送一瓶香槟,结果香槟一开,泡沫喷了旁边贵妇一身,场面更乱。
这场闹剧最讽刺的地方在于:丽晶七海过去靠中国市场赚得流油,如今却为了一笔理论上能轻松覆盖的费用,把整条航线砸手里。网友一针见血:不是钱的事,是脸的事,可脸值几个钱?现在脸没保住,钱也快没了。
中国港口依旧按章办事,收费窗口24小时开着,系统里“蔚蓝海岸号”名字亮红灯,想回来随时欢迎,只要把1167万补上,泊位立刻安排。可惜船公司还在等华盛顿的“指示”,华盛顿那边忙着选举,谁有空理一条船的破事。
乘客群里有人提议众筹补费,算一下人均三万块,结果响应者寥寥,毕竟谁都不想替傲慢买单。更有人直接订了返程机票,落地就把船公司告上法庭,索赔金额写了个“待评估”,意思是你敢拖我就敢往死里要。
整件事就像一场慢镜头车祸:船东咬牙踩油门,乘客在后面追,港口淡定拉闸。1167万成了照妖镜,照出自大,也照出算计。再过几天就是双11,有人调侃,要是邮轮肯开个直播卖货,没准一晚上就能把港务费凑齐,可惜他们拉不下脸。
眼下,蔚蓝海岸号继续漂在海上,下一站未定,游客的心也悬着。1167万卡在中间,像一根刺,也像一个笑话。船东赌的是时间,乘客赌的是运气,中国港口赌的是规矩。谁会先眨眼?谁知道呢,反正大海不缺故事,只缺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