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在24号发声,提到俞敏洪的那句“西贝其实正经来说,也不能算有什么特别的特殊的问题”,可是后边那六个省略号一出来,就又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最近这段时间,西贝每天的亏损额就达到200万,几天连续的亏损,让西贝有点吃不消了。可没想到,西贝的官微上只发了一份道歉信,就再也没有其它的反应了。
虽然贾国政和罗永浩之间的“口角”算是结束了,可西贝还是得进行整改。可却没有传出任何整改的消息,反倒又新成立了一家餐饮公司,不少网友看了都挺疑惑的:这到底是搞啥呢?
除了搞新公司以外,西贝还做了一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就是在成立那段时间,旗下某个公众号连续发了几篇“公关”文章,真让人琢磨不透这是啥意思。
“我跟西贝同生死”
在西贝的一个名为“西贝品味早读”公众号上,今日多次发文,9月21日列举了4个案例,其中一个三代同堂在西贝吃饭,话里话外都透着西贝的好:
我家孩子都是在西贝长大的,现在我也带孙子孙女去吃西贝,要是连西贝都不相信,那还相信商场里其他的餐厅吗?
有个第四个实例,说的是两个年轻人在通电话,里面一人直接说:“我跟西贝同生死。”他们点了顿饭,花了600块钱。
类似的文章还不止一篇,23号那天,西贝又发了一篇,用一个7岁孩子的角度,和妈妈“吵吵闹闹”着,要去吃他们家的儿童餐。
怪不得连力挺西贝的连篮球评论员杨毅都表示:
西贝这事能这么快就发酵、影响这么大,主要原因在于贾国政不会说话,连个“公关写稿”的都没有。
杨毅除了这句话还算有些道理外,其余的言论就挺有争论的。比如说,蜜雪冰城出过不少问题,但没人“抨击”他作比较,还说“老百姓就能接受我花这么多钱去吃,还说‘老百姓不接受你可以不吃,不是吗?’”。
大V力挺西贝
除了杨毅之外,许多大V也都在力挺西贝,比如于东来,他因为多次为西贝发声,事情发酵几天后,又发话让罗永浩和西贝“和好”。刚刚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的于东来,结果一时间声名变得挺差的。
还有那位在网络上拥有一百多万粉丝的博主,直截了当地说“你不是目标对象”,还声称“花一样的钱,你找不到像西贝那样的品质餐厅”。
不过,眼下这些只算个人的看法而已,西贝现阶段遇到的困难,也不能仅靠这些言语和应对措施就能一夜之间恢复原状。而俞敏洪在22日的演讲里,倒是给西贝出了几个主意。
俞敏洪表示:
西贝其实也没啥特别突出的问题,但不管是因为舆论导向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消费者就会偏向做出选择。这种难关挺好应付的,只要我告诉你:“我的产品才是最棒的。”
要是西贝真能拿出诚意来进行整改,比那些所谓的“公关”手段要实在得多。有位网友说得好,主要是因为“贾老板第一时间喊话西贝绝对没有预制菜……我们一定要告他”,这才让消费者觉得无话可说。
在罗永浩多次发声中,有一次提到预制菜,他说如果是在超市或一些平价快餐店,那表格上的等级基本都还能接受,可到了正式的餐厅,那些“等级高”的预制菜就让人觉得不满意。这事也是当初罗永浩发声的缘由,实际上反映了不少消费者的实际利益。
现在,问题还没搞定,偏偏又突然传出要成立新公司的消息,这样的事儿谁听了不多想呢?
西贝集团再注册公司
北京时间9月22日,一家叫“饭积极”的餐饮管理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投资金额是50万元,不过西贝集团占股多达75%,这也是西贝第二次推出“饭积极”这个品牌。
在“预制菜”这个事情还没彻底搞定的时候,他就忙着成立自己的“第二家公司”了。至于第一家“饭积极”,则是在去年一月左右注册成立的。
有人评论说:“别以为换个马甲我就认不出你了。”平时这家公司成立基本上没啥太大动静,但赶在这个关键时刻搞新公司,难免会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有人说,西贝这样做估计是想把自己手上的“库存”清掉,毕竟现在西贝的声誉不太佳。但对于这种“换个招牌”的操作,大家都不太满意。企业出现了问题,应该赶紧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忙着搞成立新公司这些事。
一岁的宝贝可能吃到比自己“岁数”还要大的西兰花,搞个鸡汤也是用复合调味料调好的,可实际上现做的却被西贝的厨师长说成“时间长、餐品不太稳定”。
原本只是想通过直播证明自己,結果最后变成了“自己打自己假的”直播,这些问题都得拿出来好好解决。
现在啊,西贝的客流量明显少了不少,早在15号那天,就明显看到到店的顾客比以前少了,平时周末还得排队才能吃上饭,现在基本上不用排队了。除了这些变化,还有顾客会专门打电话来问菜品是不是提前做好了。
贾国龙一开始就说,这次真是西贝成立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外部危机,他自己一开始都睡不好觉。之后,他还会采取哪些措施,咱们也拭目以待吧。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