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与俄罗斯在军事合作领域的潜艇项目洽谈引发国际关注。其中,租借第二艘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成为焦点,俄罗斯向印度开出了10年租期30亿美元的高价,这一价格几乎与美国海军最新建造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相当 ,令人咋舌。如此天价背后,是俄罗斯在过往合作中“痛定思痛”的深刻教训,也反映出核潜艇交易背后复杂的政治、军事与经济博弈。
回顾印度海军的核潜艇租借历史,早在2012年,印度便从俄罗斯租借了一艘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查克拉 - 2”号 ,租期十年,租金9亿美元 。然而,印度海军对租借来的核潜艇并不爱惜,潜艇频繁出现问题。当“查克拉 - 2”号返回俄罗斯后,俄方检查发现其损坏严重,已无继续使用价值,只能报废处理。这一情况让俄罗斯在此次与印度商讨第二艘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租借事宜时格外谨慎,开出30亿美元高价,似乎将这次租借视为“一锤子买卖”,提前为可能出现的损耗寻求补偿。
对于印度而言,攻击核潜艇是其海军装备体系中的短板。印度海军现有2艘航母和战略导弹核潜艇入列服役,但攻击核潜艇却一度空白 。此前租借的“查克拉 - 2”号在2021年归还俄罗斯后,印度海军在水下攻击力量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航母出动或战略导弹核潜艇执勤时,只能依靠常规潜艇提供水下掩护,这在军事战略布局上无疑处于劣势。因此,尽管俄罗斯开出的租金高昂,印度为了提升海军水下作战能力,增强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影响力,依然有强烈的租借意愿。
从战略意义上看,印度洋作为全球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超过一半的集装箱运输和三分之二的石油运输都要经过这里 。印度一直试图在这片海域建立主导地位,随着中国海军在印度洋活动的日益频繁,印度感受到了压力。租借俄罗斯攻击核潜艇,配备先进的潜射巡航导弹,印度海军能在印度洋获得更强的威慑力和作战能力,对周边国家形成战略制衡。例如,俄罗斯为补偿交付延期,同意为租借潜艇配备射程高达1500 - 2000公里的3M14K“克拉布”巡航导弹 ,这使得印度海军具备了在印度洋远距离打击目标的能力,无论是对巴基斯坦还是其他潜在对手,都能构成更大威胁。
不过,这笔交易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印度国内对于高昂的租借费用存在争议,部分人认为如此巨大的开支是否能换来相应的军事效益有待商榷。另一方面,核潜艇的维护和使用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员支持,印度海军此前对“查克拉 - 2”号的糟糕维护表现,让人对其能否有效运用新租借的核潜艇产生怀疑。而且,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印度在与俄罗斯进行军事合作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这种在大国间的战略摇摆可能会影响到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关系。
俄罗斯向印度开出30亿美元租借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的天价,是基于过往合作经验和自身利益考量的决策。对于印度来说,这是一次提升海军实力的机会,但也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和军事风险。这笔交易的最终走向,不仅会影响印度海军的发展和印度洋地区的军事格局,也将为国际军事合作与军备交易提供新的观察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