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绝境,才算真正的绝境?有人说,那就是跳楼时楼下还在修地基。国民党1949年败退到台湾,大致就处于“脚下无地,头顶落雨”的窘境。岛是自己的,命却还得别人保;家业刚败,粮食、军饷、席子全得找美国人周济。这种境地下,换个普通人,早就心态爆炸了。可偏偏,这一锅生锈老铁皮,被美苏冷战撬出个新锅底。
朝鲜战争爆发,表面看是东北亚三方混战,实际上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超级大地震。主流说法是杜鲁门政府180度大甩方向盘,原本一门心思要无情抛弃国民党,结果突然派第七舰队进台湾海峡,救了蒋委员长一命,还让台湾成了“自由中国”的新象征。可如果你觉得美国这是情义无价、兄弟齐心,那就实在太天真。其实老杜一门心思琢磨的,只有一件事:别让这火从朝鲜窜到东海、西太。派舰队目的很直接——既不让解放军揍台,更不让蒋氏反攻大陆,台湾就此尴尬中立化。大佬们算盘打得啪啪响,谁都不让在自己门口扔雷。台湾的安稳,不过是妥协里的夹心饼干。
换句话说,美国人嘴里喊援助,心里恨不能分分钟让蒋去种红薯——最理想剧本,当然是冒出个第三势力顺理成章替蒋家收尸。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蒋介石在台湾还真扛住了,还顺手把大陆那一锅“官场老油条”大洗盘,清成了“技术官僚青年团”,换叔换婶一气呵成。五十岁以下的干部主政,海陆空三军也轮番上了专业化教练,全阵岗换装、主任工程师进地主家,这波操作可比大陆时那混乱高效太多。
说到这儿,你是否觉得戏命运真的是滑稽?你在大陆抱了一肚子屈气、搞不动土地改革,被人一脚踹进海里,反倒腾出手来一条一条地改革成功。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地主也能拿股票债券补偿。和平改革比大陆动刀子的办法温和了许多,结果佃农乐了,美国政府夸了,士兵吃饱了,士气蹭地就上来了。原本大陆七零八落的派系、老人、旧班底,被历史一棍子敲散,台湾这方小天地“混不走政学系、难不倒财经系、北洋土鳖关进历史冷宫”,新官上任,码头清理得干净利落。
当然,也不是“旧瓶装新酒”。美援的压力有多大,蒋家这新锅就焖得多紧。朝鲜战场每大豆四两、鱼肉每周递增,连海军都下海捕鱼。你说这是国军海防?怎么看都像是部队食堂+渔政队。美国人夸效果好,原因很简单——在亚洲一圈比下来,台湾这拨借钱办正经事,算是最让美帝爸省心省力的“好儿子”。可你以为老杜鲁门真把台湾当自己孩子?且慢,这份“热心”里,始终夹着一句潜台词:“老子的钱,那是花出去但不管你存折密码。”
而对蒋家来说,台湾才是不由自主的天命主角。美国一边告诉你未来不会再有巨额援助,一边要求你自给自足、达到预算平衡,连化肥、汽油也要独立自主。你是蒋,能不急得跳脚?于是“吸引海外华人投资”、“发展加工出口区”一套组合拳,台湾经济居然真的以惊人速度跑起来,1953年赤字只剩5.6%,比在大陆时的87%简直是天壤之别。这种“快刀斩乱麻”要说没被美援倒逼还真没人信,但硬是在危机中熬出了模样,难怪后来又成了美国在亚洲示范田。
别以为就此皆大欢喜。美国自家政坛和媒体依旧阴阳怪气,航母开到了台湾,但心底只盼着“卫星国”摆平局势守着点,千万别蠢蠢欲动。杜鲁门对蒋介石的信任,不如路边买菜的大妈。提名司徒雷登驻台,结果被台湾当场拒绝,数得过来,在败退大陆时没人比老司更冷眼相待,如今想蹭热锅饭,抱歉,锅还没凉透呢!
你有没有发现,这期间“台湾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雷区被反复踩踏?美国为包装“保护台湾”而不是“抗共保中国”,本质还是踢皮球式中立,甚至不时酝酿支持台湾独建。蒋家毫不含糊,一口咬死口号——我们才是“正统中国”。
说到美国媒体、特工、选举那些花边新闻,不外乎就是“你们还不是老毛病——腐败、贪污、游说”。每逢大选年,舆论就像能量饮料,搅得国民政府晕头转向。不过也是,媒体需要选题,政治家要攻击对象,无非就是换着法子戳旧伤。
1952年美国大选,无论国民党怎么夹紧小尾巴保持中立,依旧躲不过超大号风暴。杜鲁门自知威望跌落、冷战决心不够,最终让道给艾森豪威尔。历史车轮啪啪转,迎来了“态度更明确”的艾森豪威尔团队——对台湾政策至少算是“明牌”,比起前些年那种欲拒还迎、朝秦暮楚,是不是稍有踏实感?
回头看,台湾的残局,是靠改革蜕皮、靠美国冷脸施压,也在国际形势中“险象环生”的走钢丝。人类社会玩的是命运迷宫,谁都学不会半路掉头反跑。国民党本来“一无所有”,却给美苏冷战尾声捡到了一个自我翻盘的机会,真是命犯桃花还是世事弄人?
你说,假如当年没有朝鲜战争,是不是台湾就是个“历史笔记下孤岛”,蒋家档案室窝着一书堆民国旧事?或者美援只是一张废纸,岛上自娱自乐到黄昏?在数千万难民身后,这场大变局本来无人乐见,但细想来,历史真的在绝境后送了一阵冷风,让本该破碎的棋盘,多活了几十年。是巧合,还是宿命?是“夹缝求生”,还是战略赌局?
你怎么看?我们这些读者,同为历史尘埃里漂浮的小人物,又该如何理解这场残局后的自救?历史会不会在绝境中给予逆转的机会,还是只留给大人物一顿豪赌?你有你的答案,我也还有我的疑问。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