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期间,国民党夜袭彭德怀老家,彭德怀得知后作何反应?

 201     |      2025-09-03 00:35:22

1940年10月,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取得了初步胜利,引致举国欢欣,不仅八路军总部对彭德怀频频褒奖,就连蒋介石也亲自致电,称赞彭老总取得了一场了不起的胜利,虽然只是口头嘉奖,但为人处事极为怪癖的蒋介石会做出如此举动也是难得一见。

百团大战中,彭德怀副总司令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然而,就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彭德怀高兴之时,一封秘密电报交到了彭德怀的手中,看完电报后彭德怀双手颤抖,电报中所述之事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每一个字都让彭德怀心如刀绞,因为他的两个亲弟弟不幸遭国民党军暗算,于不久前去世了。

那么国民党为何要对彭德怀的弟弟下如此狠手?得知弟弟去世的消息后,彭德怀又是如何替他们讨回公道的呢?

彭老总

1940年7月,正在华北地区指挥八路军作战的彭德怀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因为二战的局势变化已经超出了预估,就在不久前,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先后向德国投降,英军也在德国的威胁之下退出了欧洲大陆,这深深刺激到了日本。

所以从1940年6月下旬开始,日本就加速了对中国的侵略进程,以利下一步争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主动权,为此日军制定了所谓的“囚笼政策”,妄图以铁路、公路和碉堡三位一体牢牢困住八路军。

日军向我军根据地进攻

国内抗日形势已如此紧迫,但国民党仍还是老样子,多次被日军追着打也就罢了,事后还将责任推给八路军,指责八路军和新四军“游而不击”,坐视国民党军队被日军包围,一时间国内人心惶惶,不少人还因此失去了抗日信心。

面对如此危局,彭德怀意识到,只有用一场大胜仗才能唤醒国人继续抗日的决心与信心,那么要如何突破日军的封锁线,发动反攻战呢?

百团大战前,八路军进行战争动员

经过彭德怀、左权以及刘伯承等人的日夜商讨,最终确定破袭正太铁路,当时正太铁路被日军称为“不可接近”的地区,是日军反攻八路军的重要根据地,如果能端掉这里,整个抗日战场的局势都会出现巨大改善。

1940年8月,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先后动员了上百个团参与战斗,仅前三个半月的时间,就进行了大小战斗1824次,重创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由于我军率先破坏了敌人的交通线,战役打响后,日军的运输物资和兵源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囚笼政策”不攻自破,八路军开始全面实施反击。

正在破坏运输险的战士

百团大战是一场具有全国性战略意义的伟大战役,这一战的胜利让我们的同胞重拾抗日信心,打破了国民党所谓的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更让日军大本营大为震动,此战之后,“囚笼政策”的筹划者多田骏被遣返,由冈村宁次取代其职位。

冈村宁次

百团大战初战告捷的消息传回延安后,毛主席非常高兴,连连称赞彭德怀用兵如神,不过让彭德怀更意外的是,这一战的胜利竟还引起了蒋介石的关注。

得知彭德怀大胜归来的消息后,蒋介石亲自致电嘉勉,大赞彭德怀“予敌甚大打击”,当然,嘉勉归嘉勉,事后彭德怀回电索要物资时,蒋介石还是一如既往的选择了拒绝。

实际上,蒋介石虽然明面上表现得很高兴,但内心却是五味陈杂,当百团大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后,蒋介石当时就感叹了一句:“这要是我国军所取得的成绩,该有多好”。

蒋介石虽然感谢百团大战缓解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受到的压力,但内心深处更多的还是不甘心,向来多疑的他立刻意识到,八路军发展的太快了。

抗战刚爆发时,八路军才三个师、十个团,但百团大战爆发时,八路军已有上百个团,实力扩充了十倍有余,这让蒋介石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众所周知,蒋介石一向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虽然当时国人在日本人的蹂躏下过得苦不堪言,但蒋介石仍坚持要先打自己人。

正是因为这种没有大局观的小心思作祟,后来张学良、杨虎城等人才会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其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与蒋介石

即使后来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和八路军、新四军一起对抗日军,但其内心仍有诸多猜忌,为此他处处刁难,先是克扣军饷,拒绝下发补给和枪支弹药,然后又在国民党军队吃败仗后将责任推给八路军和新四军,造谣我军“游而不击”、“坐视国军与日军争斗,自己在背后谋求发展”。

当然,蒋介石的手段还远不止于此,在合作期间,蒋介石也曾不止一次地指派部下故意制造矛盾,借此打压我军人员,甚至不惜对手足同胞下狠手。

蒋介石与宋美龄

因此,当发现百团大战时,八路军的实力已从几万人发展到了几十万人,蒋介石的心里很不痛快,很快他就向薛岳下发了一份捕杀湘潭地下党员的名单,要求立即执行,而在这份名单中,就有彭德怀的弟弟彭金华的名字。

彭德怀一共有两个弟弟,二弟叫彭金华,三弟叫彭荣华,兄弟三人的感情非常好,彭德怀的家境并不好,8岁时便辍学打工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虽然当时彭家缺衣少食,但兄弟三人一直很要好,有什么吃的彭德怀都会想到两个弟弟。

彭总的两个弟弟

后来彭德怀加入了革命队伍,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军队中闯出了名声,彭金华长大后也追随哥哥投身革命,不过本着一视同仁的理念,彭德怀并没有给彭金华“走后门”。

当得知弟弟要加入抗日队伍后,彭德怀立即安排彭金华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要求他从最基础的阶段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

从“抗大”毕业后,彭金华被分派到了老家湘潭县开展工作,由于工作的地点比较熟悉,彭金华很快与当地的人民群众打成了一片,各项工作都进展的非常顺利。

后来在彭金华的思想启蒙下,三弟彭荣华和妻子也投身革命事业,从此彭家三兄弟就成了抗日革命队伍的“领军人”。

彭金华

彭家兄弟在湘潭地区将“红色”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这让延安方面非常满意,多次明文嘉奖,但太过耀眼也会遭到一些小人的忌恨,尤其是国民党治下的一些人更是早有怨言,因此当蒋介石的捕杀令下达的时候,这些人连夜包围了彭金华的家。

由于事发突然,彭金华没有时间善后,只能将一些重要的机密文件集体销毁,然而,包围他们的人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

当彭金华销毁文件出来时,三弟彭荣华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彭金华及其他几位党员也在随后被带走,几天之后,有人在山坡的荒草丛中发现了彭金华的遗体,那一年彭金华才40岁,而他的弟弟彭荣华年仅37岁。

彭荣华及其夫人

彭金华、彭荣华牺牲的消息在半个月后传到了八路军总部,总部一刻不敢耽搁,立刻将此事电传彭德怀,此时彭德怀刚刚取得百团大战的初次胜利,突闻此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当时就忍不住流下了泪水,这可是他的至亲啊,谁知现在竟先走一步。

事情发生后,延安方面也高度重视此次恶性事件的发生,当即电联蒋介石要求严惩凶手,但蒋介石却对此避而不答,只用“暂不清楚”、“正在追查”一类模棱两可的话术将此事搪塞了过去。

蒋介石

虽然两个弟弟意外牺牲令彭德怀揪心不已,但此时正处国共合作阶段,为了不破坏大局,彭德怀只能忍下这口气,不过这笔账彭德怀不会忘,后来在战场上,彭德怀英勇杀敌,也算是为两个弟弟报了仇了。

两个弟弟走后,彭德怀将弟弟的家人们妥善安排了新的住处,并提供给他们日常的生活物资,后来建国了,彭德怀又将两个弟弟的七个子女接到自己的家中照顾,视他们为亲骨肉,并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

彭德怀与子侄的全家福

而这些孩子长大后也没有辜负彭德怀的期望,他们有的做了医生,有的做的工人,还有的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开始军旅生涯,这其中还包括后来的解放军少将彭钢,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就连彭德怀也对其称赞有加,素有“军中女包公”之名。

解放军少将彭钢

彭德怀一生为国尽忠,为新中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彭家更是满门忠烈,一心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这样的一腔热血无愧为民族脊梁,即使过去千秋万代,我们仍不能忘记他们的功绩。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