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亿!寒武纪股价秒炸,这哥俩一夜封神!股民:躺赢了!

 94     |      2025-09-01 08:29:48

2025年8月27日,A股上演疯狂一幕:成立9年、连亏8年的寒武纪,股价冲破1400元,市值站上5800亿,成为仅次于茅台的第二高价股。 短短一个月,股价从600元飙至1400元,年内涨幅翻倍。

无数股民扼腕叹息:“去年朋友劝我买,我犹豫了,现在只能看他账户多出几十亿! ”而早期押注的牛散章建平,凭608万股狂赚超50亿,被封“神级操盘手”。

更猛的是,寒武纪刚发的中报显示:上半年营收28.81亿,暴增4347%;净利润10.38亿,首次半年盈利! 从“烧钱黑洞”到“印钞机”,只用了半年。

寒武纪的翻身,全靠一颗“争气芯”——思元590。

这款国产7nm芯片,算力达512TOPS,推理能效超越英伟达A100,几乎支持所有国内大模型。 百度测试显示,它在部分任务中接近A100,综合性能达其80%。

要知道,2022年美国制裁寒武纪时,股价暴跌84%,跌到46元。 所有人以为它要“凉透”。 但陈天石兄弟带着团队死磕三年,把冷板凳坐热:2024年思元590量产,性能炸场,当年股价暴涨387%,成A股涨幅冠军。

寒武纪背后,是一对江西兄弟的“天才逆袭”。

哥哥陈云霁,14岁上中科大,25岁成“龙芯”核心研发;弟弟陈天石,中科大少年班博士,专攻AI。 2010年,两人在中科院30平米实验室捣鼓AI芯片,被嘲“三无项目”(无经费、无论文、无人看好)。

最艰难时,华为麒麟970用了他们的寒武纪1A芯片,手机卖爆千万台。 但2019年华为转身自研芯片,寒武顿失最大客户。 陈天石咬牙转型,带团队猛攻云端芯片,接住阿里、中国移动的订单,硬生生杀出生路。

寒武纪的暴涨,是资本对国产算力的集体押注。

二季度,404家机构持仓市值379亿,北向资金加仓27.87万股。 高盛更将目标价调至1835元,理由是:“中国云服务支出激增+芯片供应链自主化提速”。

政策也在推波助澜:寒武纪被纳入政府清单,定增39.9亿研发大模型芯片刚获批。 8月国产大模型DeepSeek-V3.1发布,暗示“专为下一代国产芯优化”,直接点燃市场热情。

尽管股价飞天,质疑声从未停止。

寒武纪市盈率高达3010倍,市销率66.8倍,远超行业均值。 政府补贴占利润35%,前五大客户贡献80%收入,一旦合作生变,风险陡增。

技术短板同样明显:软件生态Cambricon Neuware开发者仅5万,远逊于英伟达CUDA的300万。 而华为昇腾已抢占18%市场,寒武纪的3nm芯片量产要到2025年底,进度落后国际巨头。

“我们这代创业者,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陈天石常把这话挂嘴边。

从2016年创业,到2024年盈利,寒武纪熬了8年。 陈氏兄弟顶住亏损压力,每年砸数亿搞研发。 2022年股价崩盘时,两人抵押房产补仓。 如今,陈天石手握28.6%股份,市值1659亿,成江西新首富。

而当年看衰他们的人,正排队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