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真要向美低头认输?大幅削减俄油进口!中国强势出手助俄一臂之力?

 93     |      2025-08-22 17:04:05

8月的数据让全球能源市场炸了锅:印度对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的进口量从118万桶/日暴跌到40万桶/日,直接腰斩三分之二! 船舶追踪公司Kpeer的实时数据摆在桌面上,莫迪政府突然认怂的背后,是美欧两记重拳的暴击。 美国在7月美印关税谈判崩盘后,抡起25%的“俄油二级制裁关税”,让印度出口美国的商品关税飙到50%——创下美国“盟友”最高纪录。 紧接着欧盟补刀,8月18日批准的第18轮对俄制裁法案,首次明确制裁俄罗斯在印度的最大炼油厂。

莫迪的沉默抗议彻底失效。 印度国有炼油厂负责人透露,俄油订单只敢签到9月,后续安排全看政府眼色。 这个时间点卡得微妙:9月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开幕,莫迪将直面特朗普。 此前莫迪还在集会上硬怼美国,如今却默默缩减俄油进口,印度媒体直言“这是举白旗的信号”。 根源在于特朗普的狠招——要求印度完全开放农业市场,等于动摇莫迪的政治根基。 而印度靠倒卖打折俄油赚的千亿利润,终究抵不过美欧的联合绞杀。

俄罗斯的危机瞬间爆发。 印度这个“吃油大户”撤退后,俄油出口每日凭空蒸发78万桶! 更致命的是,俄乌美三方和平谈判即将在布达佩斯启动,普京的经济筹码正在缩水。 俄驻印度副贸易代表格里瓦紧急放风:印度拿到的乌拉尔原油实际价仅61.75美元/桶。 这成了中国的砍价王牌。 彭博社拿到内部消息,中国油企直接压价1美元,要求60.75美元/桶接盘。

砍价战术立竿见影。 法新社追踪到,中国上周火速锁定15船乌拉尔原油,每船70万至110万桶不等,计划10月、11月交付,日均进口量冲到7.5万桶。 这些油轮将从波罗的海港口直发青岛、舟山。 但中国炼油厂私下表态:不会当“接盘侠”。15船原油仅相当于印度撤退量的15%,中国刻意控制规模,既补足战略储备缺口,又避免卷入制裁漩涡。

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财务表暴露了紧迫性。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印度订单贡献了34%的海外收入,缺口必须两个月内填补。 中国选择此时出手,卡在9月联合国大会和布达佩斯会谈的夹缝期。俄专家在《生意人报》直言:中国多买的75000桶油,足够覆盖俄军三天的特别军事行动开支。 而普京在谈判桌前每多1美元收入,就少一分让步的可能。

欧盟制裁文件里的“影子舰队”条款正在发威。 8月以来,多艘原计划驶向印度的俄油货轮滞留塞浦路斯海域,因欧洲禁止其靠港补给。 中国改用“北极航线+中亚管道”组合拳,哈萨克斯坦的原油中转站突然繁忙起来。 这些细节让美欧如鲠在喉:中国用商业合同打破了制裁围堵,且每桶油比印度还便宜0.25美元。

印度炼油厂的空码头成了讽刺画面。 孟买附近的贾瓦哈拉尔港,原本每月接卸20艘俄油轮,现在只剩6艘在排队。工人抱怨:“下个月可能要改卸沙特油了。 ”而青岛港的VLCC(超大型油轮)泊位,9月档期已被俄油船占满。这场静悄悄的能源转移战中,中国用60.75美元的价格抄了印度的后路,更给普京的谈判桌垫了块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