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歼-20S引领双座五代战机新格局,单机即成战斗群

 102     |      2025-07-29 08:54:37

最近,歼-20S频繁亮相的背景下,《央视网》对这款双座五代半战机的作战定位做了个简单分析,说到了后座飞行员的重要作用,作为信息和武器控制员,他不仅负责指挥,也监控战场情况。而且,还提出了让无人僚机充当机外武器平台、传感器和战斗机替身的设计思路。可以看出,中航工业正通过歼-20S,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由美国开启的双座时代

起初,现代战斗机为了追求机动性,大多都是单座设计。直到70年代,美国海军因为担心苏联的轰炸机带来的威胁,才开始搞双座的F-14。这款重型舰载机的后座飞行员被叫做雷达官,实际上主要负责任务是操控AIM-54超远程空空导弹,这导弹飞远的话能到一百多公里。这样一来,美国海军终于组建起了一个挺厉害的海上远程防空体系。苏联海军只好造了6万吨级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配上苏-33重型舰载机,跟美军抗衡。而从80年代的两伊战争来看,伊朗用的F-14A配上AIM-54,战斗力确实不俗,打伊拉克的米格系列战机根本不是对手。

到1987年,美国空军根据F-14A的成功经验,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划时代机型——F-15E!这个后座飞行员别担心,主要负责操作对地武器,实际上只需要在几秒钟内完成十几项操作,确保初代制导炸弹的精准命中。这个设计一出,价值巨大,瞬间风靡全球,像苏-30、歼-16这些也都走上了类似的路线。大约二十年前,美军在研发F-35的时候,觉得有了先进航电、信息化设备和智能系统,不需要专门的飞行员操控对地攻击,干脆取消了双座设计。但十年前,美军打算搞无人僚机,组建无人机编队,结果发现F-35的单座架构根本不行,明显不够用。

站在F-35的肩膀上,歼-20S走得更远

即便现代控制技术突飞猛进,也没法让飞行员一边驾驶战斗机,一边操作无人机那么繁琐的动作。美国空军用F-16D、F-15E这些双座机试验后发现,把无人机控制交给后座飞行员,依然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不过,为了实现垂直起降的目标,F-35的升力风扇位置离座舱实在太近,根本挤不出空间让第二个飞行员进去。结果,后续只能降低对无人僚机的性能需求,转而研发低成本、性能稍微差点、操作要求也简单点的无人机,再配合飞速发展的AI智能系统,尝试实现一定水平的无人机编队作战。

相比之下,歼-20早就意识到双座设计的重要性,歼-20S这个双座改型在2021年就出现在中航工业的宣传片中。接着,试飞和无人机测试也进行得很顺利,甚至赶上了今年的“九.三”阅兵。根据中航工业展出的消息,歼-20S配备了多款型号的僚机,按照战斗定位,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最常见,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武器平台,比如攻击-11,它采用较大的隐身布局,装备了能携带数吨武器的隐身弹舱,这样可以极大地突破隐身弹舱有限的载弹量限制,显得更灵活。

传感器类无人机这个说法其实比较笼统,当前最经典的当属国产“神雕”无人预警机。虽然不能跟真正意义上的预警机相提并论,但用来增强歼-20S的态势感知能力,作为歼-20S的专用预警机实在没问题。当“神雕”检测到目标信息,攻击-11也准备出手攻击时,一个能替代歼-20S靠近目标,进行引导、命中,并承担高风险的无人机,还是非常必要的。换句话说,歼-20S实际上只需根据战场需求,指挥各类无人机出战,而自己则作为指挥中枢,始终保持相对安全的状态。这样的设计,让一架歼-20S能指挥一个编队,充分展现五代半性能,超越了现役所有战斗机,也会彻底改变未来战斗机的作战生态。

除了歼-20S之外,歼-35的设计师在之前接受公开采访时,还提到过“一机四型”的计划,未来同样有可能演变出双座版本。而去年首次露面的歼-36,伴飞歼-20S,实际上就是双座安排,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围绕指挥无人僚机打造的高端装备。要是说歼-20S只是个开端,那歼-36就算是真正的巅峰水平了。